[发明专利]聚能压裂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9715.6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柱;闫万卷;田守嶒;刘铭盛;李敬彬;史怀忠;杨睿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伟;陈烨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能压裂 工具 | ||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聚能压裂工具,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凹槽;靠近所述入口端设置的密封件和靠近所述出口端设置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密封件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销钉以及为所述销钉提供推力的第二弹性件;压裂介质的压力使得所述销钉被剪切,当所述密封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时,所述空腔处于贯通状态,所述压裂介质从所述出口端流出;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配合将所述销钉推入所述凹槽时,所述空腔为堵塞状态。本说明书提供的聚能压裂工具能进行多次聚能压裂作业,简化整体流程,并能够减小压裂作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能压裂工具。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我国低渗透油气储量及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储层的低渗透率的特点给油藏的开发带来极大的难度,目前通常采用压裂技术来提高储层的渗透率。压裂技术是在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将压裂液注入至地层中,人为地使地层产生裂缝,从而改善油井井底的流动条件,使油井产量增加。采用常规水力压裂,能够取得一定的开发效果,但是仍然存在有不足。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聚能压裂方法,该方法通过向压裂管柱中注入超临界CO2流体,达到比常规压裂方法更好的增产效果。采用该方法每次压裂时都需要向压裂管柱内部进行投球形成密封,再泵入CO2,整体压裂过程比较繁琐。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能压裂工具,可以进行多次聚能压裂作业,简化了整体流程,并能够减小压裂作业时间,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聚能压裂工具,包括:
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凹槽;
靠近所述入口端设置的密封件和靠近所述出口端设置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密封件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销钉以及为所述销钉提供推力的第二弹性件;
压裂介质的压力使得所述销钉被剪切,当所述密封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时,所述空腔处于贯通状态,所述压裂介质从所述出口端流出;当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配合将所述销钉推入所述凹槽时,所述空腔为堵塞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能压裂工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入口端与所述密封件之间的阀板组件,所述阀板组件包括:
与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阀板;
与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二阀板;
连接于所述第一阀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第一阀板弹簧;
连接于所述第二阀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第二阀板弹簧;
所述第一阀板弹簧和所述第二阀板弹簧能推动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使得所述第一阀板与所述第二阀板对接形成封闭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件具体为用于抵住所述阀板的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流道,所述阀芯具有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销钉的通孔,当所述空腔为堵塞状态时,所述通孔正对所述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空腔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相对于所述空腔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对接后形成V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9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预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列车商务区坐卧两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