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自调节止动件的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0183.8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米卡艾乐·思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雷蒙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5/06 | 分类号: | E05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王占军 |
地址: | 法国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调节 止动件 缓冲 装置 | ||
一种带有可自调节止动件的缓冲装置(100),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头(60),具有导引轮廓(26)的基座(20),并且包括具有与轮廓配合的凹槽的中心体(40),该中心体(40)通过在运动平面中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平移运动而安装在基座(20)上。缓冲头能够相对于中心体在第三方向(Z)上移动,并且缓冲装置进一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插入中心体中且可平移操作的锁定构件(80),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将中心体阻挡在基座上。锁定元件和缓冲头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推力斜坡(86)和被适配成接纳至少一个斜坡的至少一个壳体(66),当该锁定构件被平移地致动时,至少一个推力斜坡和至少一个壳体被适配成产生凸轮带动效应并允许缓冲头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设备的领域,具体属于用于闭合的缓冲装置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带有可自调节止动件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旨在将第一枢转结构固持在比如机动车辆底盘的第二固定结构上。例如,第一枢转结构可以是侧门、后门或引擎盖,或者实际上是多用途车辆的单向/双向摆动门。
背景技术
用于关闭后门的具有止动件的缓冲装置通常包括紧固至车身的止动件和后门上的反向止动件,当后门关闭时,这两个元件配合以相对于车身固持后门。后门可以配备有多个缓冲装置。为了便于缓冲装置的安装,特别是在这两个元件的对准方面,固定结构上的止动件设置有用作自调节止动件的表面。这种类型的装置从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
英国专利GB2410990描述了一种带有止动件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中的滑动元件,以及锁定件。为了进行安装,主体和滑动元件在第一阶段紧固至车体。滑动元件的位置通过可移动结构的闭合来设置。锁定元件最后插入滑动元件中,以在重新打开可移动结构后固定滑动元件在主体中的位置。滑动元件的位置可能会受到比如重新打开可移动结构、引入锁定元件等不同变形(strain)的干扰。具体地,引入锁定元件是借助于倾斜表面进行。一旦锁定,就不能对装置进行重新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带有可自调节止动件的缓冲装置来弥补这些缺陷,该缓冲装置能够简单地组装并快速安装在给定结构中。
为此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装置,或一种带有可自调节止动件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具有作为止动件的上表面的缓冲头,具有导引轮廓的基座,并且包括具有与轮廓配合的凹槽的中心体,中心体通过在运动平面中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平移运动而安装在基座上,中心体通过与基座接触的面相反的面部分地接纳缓冲头,缓冲头能够相对于中心体沿与运动平面基本上垂直的第三方向移动,并且缓冲装置进一步包括锁定构件,锁定构件沿与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基本上垂直的第二方向插入中心体中,并且能够平移操作以沿第三方向将缓冲头阻挡在中心体中,并且沿第一方向将中心体阻挡在基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带有可自调节止动件的缓冲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 锁定元件和缓冲头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推力斜坡和被适配成接纳至少一个斜坡的至少一个壳体,当锁定构件被平移地致动时,至少一个推力斜坡和至少一个壳体被适配成产生凸轮带动效应并允许缓冲头升高;
- 锁定元件具有在该中心体中的打开位置和锁定位置,在打开位置中,至少一个推力斜坡被至少一个壳体接纳,并且锁定元件能够沿第二方向被压入,在锁定位置中,缓冲头沿第三方向被阻挡;
- 锁定元件和基座包括锁定器件,这些锁定器件仅在锁定位置配合以沿第一方向阻挡中心体。
有利地,该缓冲装置使得能够减少噪声,特别是在关闭后门时。
有利地,该止动件是可自调节的,以便在安装在结构上时设置该缓冲装置。
有利地,当在设置之后用止动件锁定缓冲装置时,固持可移动结构的止动件的升高使得能够在可移动结构闭合的情况下确保张力。
有利地,该缓冲装置使得能够保持可移动结构的径向闭合,以便减少噪声。
有利地,由于位于锁定元件上的斜面,缓冲头在中心体中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雷蒙公司,未经阿雷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