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0231.3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刚;吴小波;周海祚;刘照朋;何晓佩;刘鑫菊;李松昊;郭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建中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竹节 竖直 组合 支护 结构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管桩和竹节桩交替排列构成的排桩支护结构;所述管桩和所述竹节桩沿基坑边沿内侧设置,在所述管桩和所述竹节桩的桩顶上设有冠梁;所述竹节桩,其轴线倾斜于水平面且其下部向基坑内倾斜,其桩身外表面设有若干垂直于其轴线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内设有环形加强筋;所述管桩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管桩的桩顶中心连线与所述竹节桩的桩顶中心连线平行或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的轴线与所述竹节桩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角度≤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或所述竹节桩的桩底深度为2~2.5倍基坑开挖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节桩的环形凸起沿轴线方向间距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桩径为300~600mm;所述竹节桩的桩径为300~600mm,所述竹节桩的环形凸起凸出桩身表面的高度为桩径的1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的宽度方向边缘超出所述管桩和所述竹节桩的桩顶边缘,所述冠梁的高度大于等于管桩桩径的0.6倍或竹节桩桩径的0.6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的宽度方向边缘单侧超出所述管桩和所述竹节桩的桩顶边缘的尺寸为:1/2管桩的桩径或1/2竹节桩桩径。
8.一种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制管桩和竹节桩;使竹节桩桩身外表面设有若干垂直于其轴线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内设有环形加强筋;在现场沿基坑边沿内侧布设管桩和竹节桩,使管桩和竹节桩交替排列构成排桩支护结构;使竹节桩的轴线倾斜于水平面且其下部向基坑内倾斜;使管桩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使管桩的桩顶中心连线与竹节桩的桩顶中心连线平行或重合,管桩和竹节桩均采用跳桩施工方法,间隔1~2根桩压入下一根预制桩;在管桩的桩顶和竹节桩的桩顶上预制冠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管桩长度为L,在管桩的桩顶中心连线外侧且距离管桩的桩顶中心连线0.2L处设置水泥搅拌桩隔水帷幕;水泥搅拌桩隔水帷幕的构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将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并对中;
步骤A-2,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深层搅拌机,使深层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
步骤A-3,待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设定深度时,搅拌水泥浆并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中;
步骤A-4,当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水泥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且边喷浆、边旋转搅拌,同时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深层搅拌机;
步骤A-5,深层搅拌机提升至设计深度的顶面标高后,再次将深层搅拌机边旋转搅拌边沉入土中,至设计深度后再将深层搅拌机提升出地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倾斜竹节桩与竖直管桩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桩的桩顶和竹节桩的桩顶上预制冠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冠梁土方采用机械分区开挖,先开挖第一层土方至管桩的桩顶标高,清除余土后开始破除桩头浮浆至设计标高,桩芯顶面的混凝土要凿毛处理,清除桩顶浮渣,如设计标高桩头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则继续破除直至砼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B-2,桩间土整平至冠梁底标高,并夯填密实;
步骤B-3,按冠梁剖面配筋进行钢筋制作;纵筋采用HRB335级或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拉结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步骤B-4,完成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等于C25,排桩主筋锚入冠梁大于等于35倍钢筋桩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2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梯合一式舷梯门
- 下一篇:一种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