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0438.0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晏启祥;孙明辉;何川;李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温 围岩 隧道 结构 模拟 试验装置 | ||
1.一种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层模拟系统、隧道结构模拟系统(20)、高地温模拟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地层模拟系统包括地温产生筒(1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地温产生筒(11)底端和顶端的隔热底座(12)和隔热顶盖(13);所述地温产生筒(11)设有隔热外层(14)和导热内层(15),所述隔热外层(14)和所述导热内层(15)之间设有填充层(16);
所述隧道结构模拟系统(20)放置在所述地温产生筒(11)内,并且所述隧道结构模拟系统(20)与所述导热内层(15)之间设有围岩模拟层(40);
所述高地温模拟系统包括电源以及与所述电源电连接的电阻丝格栅(31),所述电阻丝格栅(31)埋设在所述填充层(16)中;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所述围岩模拟层(40)以及所述隧道结构模拟系统(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结构模拟系统(20)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初期支护(21)和二次衬砌(23);所述隧道结构模拟系统(20)还包括隔热层(24),所述隔热层(24)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21)与所述二次衬砌(23)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二次衬砌(2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分别与数据采集计算器通信连接的热通量板(51)、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2)和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53);所述热通量板(51)设置在所述导热内层(15)的内侧,所述围岩模拟层(40)设置在所述热通量板(51)与所述隧道结构模拟系统(20)之间;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2)埋设在所述围岩模拟层(40)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53)设置在所述初期支护(21)、二次衬砌(23)以及隔热层(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流模拟系统;所述渗流模拟系统包括:输水装置以及水管组件(60),所述水管组件(60)与所述围岩模拟层(4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组件(60)包括主管(61)、多根径向送水管(62)以及多根竖向渗流管(63);所述主管(61)与所述输水装置连通;所有径向水管(62)位于同一平面并设置在所述隔热底座(12)内,所有径向送水管(62)形成分布圆,所有径向送水管(62)沿所述分布圆的径向间隔排列,所述径向送水管(62)的一端靠近分布圆圆心并与所述主管(61)连通,所述径向送水管(6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竖向渗流管(63)连通;所述竖向渗流管(63)的侧壁设有多个小孔,所述竖向渗流管(63)靠近所述导热内层(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装置设有调节水温的温控系统,所述主管(61)设有流量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21)设有连通其内外侧的透水孔,所述初期支护(21)与所述二次衬砌(23)之间设有透水层(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还包括埋设与所述围岩模拟层(40)内的多个流速传感器(54)和多个流量传感器(55),所述流速传感器(54)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分别与数据采集计算器通信连接;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2)、多个流速传感器(54)和多个流量传感器(55)分别沿所述围岩模拟层(40)的径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且三种传感器环向间隔60°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模拟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地温产生筒(11)内的网筛(17),所述网筛(17)与所述隔热底座(12)连接,所述隧道结构模拟系统(20)置于所述网筛(17)内并与所述网筛(17)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高地温围岩隧道结构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地温模拟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阻丝格栅(31)连接的温度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4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粽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平移式窗的智能开闭装置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