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0604.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冯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昊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56 | 分类号: | D06M15/356;D06M15/31;D06M15/285;D06M15/263;D06M15/233;D06M15/333;D06M15/53;D06M15/277;C08F220/14;C08F218/08;C08F212/08;C08F220/48;C08F226/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侯柏龙 |
地址: | 526253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纤维 制品 整理 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份~10份的聚乙烯醇、4份~15份的乳化剂、1份~8份的过硫酸铵、5份~28份的软单体、4~25份的硬单体、1~10份的二烯丙基胺、40~70份的水。本申请的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中,聚乙烯醇能够保护乳化剂不凝聚,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软单体的引入能够赋予棉纤维制品柔软、丰满、富有弹性,硬单体的引入赋予棉纤维制品的硬挺度且不降低弹性,二烯丙基胺促进各组分与棉纤维反应并形成网状铰链结构,提高该弹性整理剂与棉纤维的牢固度,使得结合非常牢固,提高耐水洗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纤维制品后整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后整理工艺,能够赋予面料以色彩效果、形态效果(光洁、绒面、回弹性、硬挺度等)和实有效果(不透水、不毡缩、免烫、不蛀、耐燃等)的技术处理方式,面料后整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主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是纺织品“锦上添花”的加工过程。
服装面料主要分为棉布、麻布、丝绸、呢绒、皮革、化纤、混纺、色织布等。由于服装面料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不同场合、不同行业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目前,一般采用含有机硅类整理剂对棉纤维制品进行后整理,使得棉纤维制品具有很好的蓬松度、柔软度,但挺括性比较差,特别是容易起皱,且不耐水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采用该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处理后的产品,使得棉纤维制品具有优良的硬挺度和蓬松度、柔软度及回弹性,尤其是耐水洗效果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纤维制品后整理用弹性整理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份~10份的聚乙烯醇、4份~15份的乳化剂、1份~8份的过硫酸铵、5份~28份的软单体、4~25份的硬单体、1~10份的二烯丙基胺、40~70份的水。
具体地,聚乙烯醇可以选为但不限于1份、3份、6份、8份、10份;乳化剂可以选为但不限于4份、7份、11份、13份、15份;过硫酸铵可以选为但不限于1份、3份、6份、8份;软单体可以选为但不限于5份、10份、15份、20份、28份;硬单体可以选为但不限于4份、8份、12份、16份、20份、25份;二烯丙基胺可以选为但不限于1份、3份、6份、8份、10份;水可以选为但不限于40份、50份、60份、70份。
较佳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份~8份的聚乙烯醇、6份~10份的乳化剂、1份~6份的过硫酸铵、9份~22份的软单体、6~18份的硬单体、4~8份的二烯丙基胺、45~65份的水。
较佳地,所述软单体选自2份~12份的醋酸乙烯酯、2份~10份的丙烯酸酯和1份~6份的丙烯酰胺的混合物。具体地,醋酸乙烯酯可以选为但不限于2份、6份、10份、12份;丙烯酸酯可以选为但不限于2份、4份、6份、8份、10份;丙烯酰胺可以选为但不限于1份、2份、3份、4份、5份、6份。
较佳地,所述硬单体选自2~15份的苯乙烯和2~10份的丙烯腈的混合物。具体地,苯乙烯可以选为但不限于2份、6份、10份、12份、14份、15份;丙烯腈可以选为但不限于2份、4份、6份、8份、10份。同时,丙烯腈的引入有助于使用该弹性整理剂的产品提高抗潮湿性能。
较佳地,所述乳化剂采用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型乳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昊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昊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6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