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账凭证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0792.3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严永兵;董天阳;张侠;艾琳;齐占新;王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慧引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账 凭证 生成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记账凭证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所有已记账凭证,已记账凭证携带有不含税劳动报酬信息、含税劳动报酬信息以及对应的已计提应纳税额信息;将每一个已计提应纳税额信息进行汇总,得到月度内的已计提应纳税额总额;通过每一个不含税劳动报酬信息或者每一个含税劳动报酬信息,得到月度内的实际应纳税额,得到月度内的实际应纳税额;将实际应纳税额与已计提应纳税额总额作差,得到月度内的个税补提差额;生成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个税补提凭证。由于本申请能够自动计算得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个税补提差额,并自动生成个税补提凭证实现自动补提,提升了补提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记账凭证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许多公司对于外聘的专家、讲师等员工,大多会按次支付劳动报酬并按次计提员工的应纳税额。其中,计提应纳税额指的是计算并提取应纳税额。但实际应用中,员工个人的实际应纳税额是采用月度缴纳的模式计提的,即按照员工月度的劳动报酬计算月度的实际应纳税额并进行提取。由于按月度计提模式时使用的计税基数与按次计提模式时使用的计税基数不相同,因此公司在月度内总共按次计提的应纳税额,与按月度计提的实际应纳税额之间会存在个税差额,公司需要针对个税差额进行补提。
现有的针对个税差额进行补提的方式,通常需要财务人员人工计算需补提的个税差额,然后再针对差额进行补提。但财务人员人工计算个税差额的工作量太大,导致补提的准确性较低,工作效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记账凭证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实现提高补提个税差额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记账凭证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所有已记账凭证,其中,所述已记账凭证携带有已对所述目标员工支付的不含税劳动报酬信息、含税劳动报酬信息以及对应的已计提应纳税额信息;
将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已计提应纳税额信息进行汇总,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已计提应纳税额总额;并通过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所述不含税劳动报酬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实际应纳税额,或者,通过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所述含税劳动报酬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实际应纳税额;
将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实际应纳税额与所述已计提应纳税额总额作差,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个税补提差额;
生成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个税补提凭证;其中,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个税补提凭证携带有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个税补提差额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记账凭证的生成方法中,所述通过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所述不含税劳动报酬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实际应纳税额,或者,通过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所述含税劳动报酬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实际应纳税额,包括:
通过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所述不含税劳动报酬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含税劳动报酬总额;或者,通过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所述含税劳动报酬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含税劳动报酬总额;
通过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含税劳动报酬总额,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实际应纳税额。
可选地,在上述记账凭证的生成方法中,所述通过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所述不含税劳动报酬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含税劳动报酬总额,包括:
将每一个所述已记账凭证中携带的所述不含税劳动报酬信息进行汇总,得到所述目标员工在月度内的不含税劳动报酬总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