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0869.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路尧;王详;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优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 | 分类号: | C12N5/077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细胞 软骨 细胞 分化 诱导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方法,包括提供一种细胞培养基,所述细胞培养基中含有miRNA和转化生长因子,使用所述培养基培养所述干细胞使所述干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趋势相较于常规培养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有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干细胞培养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方法。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它具有干细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临床应用也最多,与造血干细胞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加速造血重建。当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后,将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一同输入,可明显加速患者血细胞恢复时间,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于解决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经系统疾病,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损伤修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挽救了更多病患的生命。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系统修复及更多方面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的一个研究分支,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它们可以不断地自我更新,并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为一种或多种构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干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始祖细胞。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如骨髓、脐带血和脐带组织、胎盘组织、脂肪组织等,具有多向分化潜力,非造血干细胞的成体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充质系列细胞(如成骨、成软骨及成脂肪细胞等)或非间充质系列细胞分化的潜能,并具有独特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细胞模型被应用于增殖、移植和分化研究,以及体外的免疫反应的鉴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方法。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诱导方法,包括提供一种细胞培养基,所述细胞培养基中含有miRNA和转化生长因子,使用所述培养基培养所述干细胞使所述干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趋势相较于常规培养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有显著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miRNA包含于特制载体中,所述特制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用多聚甲醛和二硫化物还原剂二硫苏糖醇封闭巯基以促进细胞产生细胞外囊泡,具体地,用18mM多聚甲醛和1mM DTT处理EL4细胞,共孵育45分钟,将上述共孵育产物离心并收集空载体,去上清后,用添加了多聚甲醛和DTT的磷酸盐缓冲盐水清洗,获得富含特制载体的上清液。
进一步地,所述细胞培养基含有转铁蛋白、转化生长因子FGF9、地塞米松、烟酸肌醇酯、装载有miRNA的载体、DMEM培养基和胎牛血清。
优选地,所述细胞培养基含终浓度为3.5mg/L转铁蛋白、5μg/L转化生长因子FGF9、0.15μmol/L地塞米松、2.0mg/L烟酸肌醇酯、0.48mg/L装载有hsa-miR-214的载体、DMEM培养基和体积分数为8.5%的胎牛血清。
优选地,所述细胞培养基含终浓度为3.5mg/L转铁蛋白、5μg/L转化生长因子FGF9、0.15μmol/L地塞米松、2.0mg/L烟酸肌醇酯、0.48mg/L装载有has-miR-UL112-3p的载体、DMEM培养基和体积分数为8.5%的胎牛血清。
优选地,所述细胞培养基含终浓度为3.5mg/L转铁蛋白、5μg/L转化生长因子FGF9、0.15μmol/L地塞米松、2.0mg/L烟酸肌醇酯、0.48mg/L装载有hsa-miR-168a的载体、DMEM培养基和体积分数为8.5%的胎牛血清。
优选地,所述细胞培养基含终浓度为3.5mg/L转铁蛋白、5μg/L转化生长因子FGF9、0.15μmol/L地塞米松、2.0mg/L烟酸肌醇酯、0.48mg/L装载有hsa-miR-156a的载体、DMEM培养基和体积分数为8.5%的胎牛血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优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优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