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于DIN 50602-夹杂物K法级别快速定级的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1049.X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张林平;陈玉宝;王怀伟;后宗保;宋小勇;赵志海;王仲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1/32;G01N1/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钟雪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于 din 50602 夹杂 级别 快速 定级 检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DIN 50602‑夹杂物K法级别快速定级的检验方法,包括:S1、制作的检测样品;S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检测样品的夹杂物,获取各类条链状夹杂物的长度及宽度,球形夹杂物的直径;S3、将各条链状夹杂物的长度及宽度输入对应类型的条链夹杂物定级模型,将球状夹杂物的所有直径输入球状夹杂物定级模型中;S4、输出检测样品中各类条链夹杂物级别及球形夹杂物的级别。不需要进行图谱反复比对,避免检测人员主观影响,不仅提高准确度,加快检测速度,还缩短职工学习时间,提高了人力培养效率,帮助试验室高速有效地完成K法检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相检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DIN 50602-夹杂物K法级别快速定级的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市场需求增大,目前钢铁行业对非金属夹杂进行K法检验项目日益增多,K法检验使用的是德标DIN 50602检验,与国内通常使用的国标GB/T 10561相比,其检验过程复杂,每报出一个结果需要对6块金相试样整个检验面进行检测,且其检测思路与国标GB/T10561不同,GB/T 10561靠形态长短区分条链状夹杂物(即SS、OA、OS三类夹杂物,以下简称条链状夹杂物)的级别,对球形夹杂物(即OG类球形氧化物,以下简称球形夹杂物)靠颗粒数区分级别,而K法检验对四类夹杂物均依靠面积界限划定夹杂物的级别,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的K法检验人力仍然较弱;随着整体冶炼水平的提高,对钢材的纯净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非金属夹杂K法检验由“K4”上升到“K0”,即对较小面积的夹杂也需要进行评估,使得夹杂物K法的检验难度进一步增大;综上原因,使得夹杂物K法的检验周期较长,一套K4试样就要占用一位技术娴熟的检验人员2-3个工作日,K0则更多。因此,K法检测项目成为影响钢材检验周期的一个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口钢铁产品的贸易,因此设法降低检验人员掌握K法检验难度,提高夹杂物K法检验效率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通常,按照标准,K法检验夹杂物定级时应与标准图谱比较的方法来定级,但标准图谱是按照夹杂物面积划分的不同级别,给出的只是临界值图片,实际工作中难免遇到许多无法简单的通过比较图谱就能定级的视场,因此不可避免会牵涉到夹杂物面积计算,尤其对球状夹杂物的面积计算,往往会耗费检验人员较多时间。此外,通过检验人员来定级,主观性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于DIN 50602-夹杂物K法级别快速定级的检验方法,旨在降低夹杂物K法检验难度,提升实验室K法检验效率、缩短K法检验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关于DIN 50602-夹杂物K法级别快速定级的检验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的检测样品;
S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检测样品的夹杂物,获取各类条链状夹杂物的长度及宽度,球形夹杂物的直径;
S3、将各条链状夹杂物的长度及宽度输入对应类型的条链夹杂物定级模型,将球状夹杂物的所有直径输入球状夹杂物定级模型中,每类条链状夹杂物对应一个条链夹杂物定级模型;
S4、输出检测样品中各类条链夹杂物级别及球形夹杂物的级别。
进一步的,条链状夹杂物包括SS、OA、OS三类夹杂物,OA夹杂物定级模型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计算各OA夹杂物的面积,即OA夹杂物的宽度与长度的乘积;
S12、计算所有OA夹杂物的面积总和S;
S13、计算面积总和S与OA夹杂物各级别定义的最大面积的差值,最小正差值对应的级别即为该样品中的OA夹杂物级别。
进一步的,OG类球状夹杂物定级模型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计算各OG夹杂物的面积,即球形夹杂物半径的平方与π的乘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10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