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1132.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越艳;吴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创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刘云飞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建筑 垃圾 生产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水泥25~40%,微硅粉2~6%,超细红砖微粉2~6%,再生细砂25~35%,硅砂25~35%,水胶比为0.18~0.23。本发明的配方合理,巧妙将水泥、微硅粉、超细红砖微粉、再生细砂和硅砂相混合,引入废旧红砖制成的超细红砖微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有效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而且也有效解决废旧红砖再生利用的问题,达到了保护环境,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不仅保护环境,还大大降低成本,易于施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背景技术
人口的快速增长和都市化发展导致中心城市建筑业迅速发展,每天都有旧建筑物被推倒拆除,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其中废弃混凝土越占34%),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垃圾的成分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和碎混凝土块、搬运过程中散落的黄砂、石子、块石、渣土等。同时新建多层高层建筑为满足人防及建筑功能的需要,均采用地下室及桩基结构,其基坑混凝土水平支撑梁和超灌工程桩头均需破除,还有建筑工程大量混凝土检测试块,均被废弃填埋。而建筑垃圾废弃填埋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还会占用大量土地。
目前建筑垃圾当前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十分单一,其中的废混凝土可制成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再生墙体材料等,而建筑垃圾中废旧红砖因孔隙多、吸水大,不适宜于制备再生骨料而无法利用。调查资料表明:废旧红砖中的硅、铝矿物成分具有火山灰活性,经磨细、激发后具有与Ca(OH)2二次反应形成CSH凝胶的能力。因此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实际意义。
为此,急需一种能解决建筑垃圾中废旧红砖利用问题,达到了保护环境,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合理,综合性能好的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生产超高性能混凝土,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原料:水泥25~40%,微硅粉2~6%,超细红砖微粉2~6%,再生细砂25~35%,硅砂25~35%,水胶比为0.18~0.23。所述超细红砖微粉的原料为建筑垃圾中废旧红砖。具体的,所述超细红砖微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得:通过分拣机从建筑垃圾中分拣出来红砖,通过传送带将该红砖输送至破碎筛分系统,破碎筛分系统将红砖破碎,获得粒径小于30mm的红砖物料;所述破碎筛分系统对红砖物料进行储存,直至红砖物料储存量满足磨机的工作要求时,通过下料系统将物品输送至立式磨机;通过立式磨机对红砖物料进行粉磨,获得超细红砖微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泥为标号52.5的水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硅粉的粒径为0.15~0.5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细红砖微粉的粒径为5~1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砂包括粗粒径硅砂、中粒径硅砂和细粒径硅砂。所述粗粒径硅砂的粒径为400~800μm,所述中粒径硅砂的粒径为200~400μm,所述细粒径硅砂的粒径为120~20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再生细砂包括粗粒径再生细砂、中粒径再生细砂和细粒径再生细砂。所述粗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400~800μm,所述中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200~400μm,所述细粒径再生细砂的粒径为12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创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创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1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