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移动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1271.X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承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16;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高微微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移动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移动充电装置,包括储能充放电机构和可移动的牵引机构,储能充放电机构放置于牵引机构上;所述储能充放电机构包括由多个电池包组成的储能电池组件和用于对电能进行电压转换的充放电组件,充放电组件分别与储能电池组件、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本装置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临时充电、固定充电,最终实现了移动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移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上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充电基础设施不足问题却日益凸显。充电站少,充电桩充电慢,充电难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大难题。锂电池移动充电设备,体积小、灵活性好、充电快,做到随地随充,极大的推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移动充电装置,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临时充电、固定充电,最终实现了移动充电。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移动充电装置,包括储能充放电机构和可移动的牵引机构,储能充放电机构放置于牵引机构上;所述储能充放电机构包括由多个电池包组成的储能电池组件和用于对电能进行电压转换的充放电组件,充放电组件分别与储能电池组件、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中的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132包括直流充电模块、交流充电模块、配电模块和电压转换器,配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直流充电模块的输入端、交流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配电模块的输入端与储能电池组件12的输出端连接,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交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到外部设备的待充电设备上,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外部设备的电源设备连接、输出端与储能电池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和充电枪,充电枪的输入端插入第一壳体与转换组件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充电接口的输入端与外部供电设备连接、输出端与转换组件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风扇,第一壳体上开设有通风孔,风扇通过通风孔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和可触摸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电池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固定于牵引机构上的托板和设置于托板上的多个封装壳,每个封装壳中设置有一个电池包,多个电池包之间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叉架、设置于叉架上的第二壳体和设置于第二壳体中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叉架上下运动的液压机构、用于驱动叉架移动的驱动机构和用于支撑叉架运动的定向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装置和万向轮,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组装置与万向轮连接;
进一步地,叉架的底部四周均设置定向轮,在叉架运动方向的一端设置万向轮;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接收远程控制信号的遥控盒。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充电接插件、以及分别用于向电机、液压机构供电的供电机构,充电接插件与供电机构电性连接,充电接插件通过第二壳体上开设的贯穿孔与外界联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移动充电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中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移动充电装置,储能充放电机构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由牵引机构移动至指定地区,通过充放电组件将储能电池组件中储存的能量转移至新能源设备中,实现了移动充电;充放电组件的设置,避免了储能电池组件充/放电的过充/过放的缺陷;同时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占用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俯视图;
图3为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1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头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下一篇:间接粘贴的托槽转移导板及其安装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