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多糖的桑黄菌株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872293.8 申请日: 2020-08-26
公开(公告)号: CN111919662B 公开(公告)日: 2021-12-21
发明(设计)人: 宋吉玲;王伟科;袁卫东;陆娜;闫静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40;A01G18/20;A61K36/07;A61P35/00;A23L31/00;A23L33/00
代理公司: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代理人: 张伟花
地址: 310024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产 多糖 菌株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多糖的桑黄菌株,菌株号为S01,保藏号为CGMCC NO.20223,并提供了培养方法:杨树桑黄菌株S01依次经过母种培养、原种培养、栽培种培养和出黄阶段培养,得到桑黄子实体,还提供了应用,用于制备抗肿瘤的保健食品或者药物中。本发明杨树桑黄菌株S01遗传性稳定,该菌株经过培养得到的桑黄子实体中多糖含量可达4.36%~4.59%。在合成多糖方面能力很强,能够用于制备抗肿瘤的保健食品或者药物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桑黄菌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多糖的桑黄菌株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BRM)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由于其天然、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能成为理想的功能性食品和药物的来源。研究发现多糖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和抗辐射等一系列作用,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肝炎、艾滋病和许多其他疾病。从国内外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来看,肿瘤疾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世界第二号“杀手”。由于放、化疗的治疗手段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对人体的正常组织产生毒性,造成许多严重的副作用,其作用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在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降血糖、抗溃疡以及抗衰老等的防治上具体独特的疗效。因此,运用真菌多糖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肿瘤方面的优势开发新型的真菌多糖类辅助抗肿瘤生物制品,对于提高化疗病人的免疫力有重大意义。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大型药用真菌,素有“森林黄金”之美称,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蘑菇纲(Agaricomycetes)锈革菌目(Hymenochaetales)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的一类多年生大型药用真菌,其对S180、胃癌的抑制作用较灵芝、巴西蘑菇等药用真菌还强,具有开发天然抗肿瘤生物制品的潜力。随着国内外专家们对桑黄的抗癌机理及药用价值研究的越来越深入,桑黄已广泛被人们所认识,市场上对桑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受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桑黄在自然界中形成子实体稀少,特别是形成可用子实体需要多年,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但由于桑黄是一类白腐真菌,以腐生为主兼寄生,因而对其进行人工栽培理论上是可行的,尽管我国多地已有人工栽培的模式出现,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品种性状不稳定等因素,存在产量低,子实体质量差等问题。因此,选育出抗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良菌株成了关键性的问题,对于桑黄的开发、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产多糖的桑黄菌株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该杨树桑黄菌株S01遗传性稳定,该菌株经过培养得到的桑黄子实体中多糖含量可达4.36%~4.59%。在合成多糖方面能力很强,能够用于制备抗肿瘤的保健食品或者药物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产多糖的桑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菌株命名为杨树桑黄菌株S01,属于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中的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保藏号为CGMCC NO.20223,菌株号为S0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20年07月15日;所述杨树桑黄菌株S0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高产多糖的桑黄菌株的培养方法,将所述杨树桑黄菌株S01依次经过母种培养、原种培养、栽培种培养和出黄阶段培养,得到桑黄子实体;

所述母种培养的具体过程为:在温度为25℃~28℃的条件下暗光培养15d~20d;

所述原种培养的具体过程为:接种后,在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暗光培养,菌丝萌发后,在温度为25℃~28℃的条件下暗光培养,待菌丝长至直径为2cm~3cm的菌圈时,抖动透气袋,摇散菌块,每隔4d~5d抖动一次,共抖动4~5次;原种培养的湿度条件为60%~70%,暗光培养总共30d~35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