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污水井方便清淤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2706.2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向瑞海;谢海燕;朱晓华;金鹏;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华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水 方便 清淤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井方便清淤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内部埋设有污水井本体,所述地面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组,所述龙骨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龙骨架内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一,本发明通过电机一带动清理钻头转动,将污水井本体内的淤泥清理出,替换传统人力清理,速度快,效率高,并且还能够将清理出的淤泥传送至聚集点,避免堆积在污水井本体周围,以及回落到污水井本体内,而且本发明的侧重点则是将替换传统人工清理以及将清理出的淤泥传送出去,以上的两个作用整合在一个设备上实现同步使用,从而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井清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污水井方便清淤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井是塑料检查井的一种,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的排水附属构筑物,其中关键的井座部分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以变径接头、可变角接头及密封圈等配件来达到改变管径及角度的连接,污水井配套开发了注塑成型的井盖、井筒、井座,路面载荷通过井盖、井座作用于检查井周围,避免了路面载荷对检查井的破坏,盖座具有上下浮动的功能,可主动适应路面的高低变化,同时井筒采用单(双)壁波纹管和调整井筒,可根据现场埋设深度截取相应长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井筒、进(出)水管道与井座的连接采用橡胶密封圈柔性连接,可适应小范围内的角度变化,施工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有效防止渗漏,环保节能。
在城市污水的排放中,污水管道会排放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而且还有雨水天气被冲刷下的淤泥,这些垃圾淤泥在长时间的排放中,会对污水井造成堵塞,影响城市排水系统,进而需要定时和不定时的对污水井进行清理,但是传统的清理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一、传统的清理方式一般是人工清理,人工清理速度缓慢,工作量大,而且清理深度浅,难以做到深度清理。
二、即使有淤泥清理的设备,其上的清理端也难以根据污水井的口径进行调整更换,不利于使用,而且清理出来的淤泥会堆积在设备周围,没有传送的装置,致使淤泥回落到污水井内,影响清理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污水井方便清淤装置及施工方法,具备将替换传统人工清理以及将清理出的淤泥传送出去两个作用整合在一个设备上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清理方式一般是人工清理,人工清理速度缓慢,工作量大,而且清理深度浅,难以做到深度清理,即使有淤泥清理的设备,其上的清理端也难以根据污水井的口径进行调整更换,不利于使用,而且清理出来的淤泥会堆积在设备周围,没有传送的装置,致使淤泥回落到污水井内,影响清理进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水井方便清淤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内部埋设有污水井本体,所述地面顶部的右侧设置有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组,所述龙骨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龙骨架内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一,所述龙骨架的前侧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龙骨架前侧底部的左端设置有限位机构二,所述龙骨架内侧的顶部设置有与限位机构一相适配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至安装板底部并固定安装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的底部设置有清理钻头,所述清理钻头的底端伸入到污水井本体的内部。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用于市政污水井方便清淤装置,进一步:所述污水井本体包括横向埋设在地面内的横向管道,所述横向管道的前侧和后侧均连通有连通副管,所述横向管道的顶部连通有与清理钻头相适配的竖直管道。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用于市政污水井方便清淤装置,进一步: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在龙骨架内腔底部滑动的驱动架,所述驱动架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驱动架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华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华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