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2707.7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邹爱峰;向瑞海;陈丽;刘廷邦;郭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华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3 | 分类号: | F16L55/163;F16L5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 管道 cipp 翻转 原位 固化 修复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包括破损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损管道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转机构(2)和箱体(4),所述翻转机构(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盘管转轴(22),所述盘管转轴(22)的表面缠绕有内衬树脂管(23),所述内衬树脂管(23)远离壳体(21)的一端延伸至破损管道本体(1)的内腔,所述壳体(21)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蒸汽接管(24),所述箱体(4)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破损管道本体(1)内腔的左侧设置有滑动盘(5),所述滑动盘(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挤压机构(6),所述滑动盘(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调节机构(7),所述滑动盘(5)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推进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4)顶部左侧的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贯穿至箱体(4)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32),所述箱体(4)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转动柱(33),所述转动柱(33)位于箱体(4)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前侧和后侧均连通有L形导向管(35),所述转动柱(33)远离从动锥齿轮(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性传动条(9),所述软性传动条(9)位于L形导向管(35)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6)包括贯穿滑动盘(5)顶部和底部的滑动柱(61),所述滑动柱(61)位于滑动盘(5)内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62),所述滑动柱(61)与远离滑动盘(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61)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一(65),所述弹簧一(65)的一端与挤压板(63)和滑动盘(5)相焊接,所述弹簧一(65)的另一端与滑动盘(5)的表面相焊接,两个滑动柱(61)相背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66),所述限位柱(66)远离滑动柱(61)的一端贯穿滑动盘(5)并与挤压板(63)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6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橡胶垫(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位于滑动盘(5)前侧和后侧的卡板(71),所述卡板(71)的数量为四个,后侧两个卡板(71)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72),前侧两个卡板(71)的后端均开设有与伸缩柱(72)相适配的矩形滑槽(7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侧卡板(71)与远离滑动盘(5)的一侧贯穿设置有螺纹转杆(74),所述伸缩柱(72)远离滑动盘(5)的一侧开设有三个与螺纹转杆(74)相适配的螺纹凹槽(75),四个卡板(7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所述滑动盘(5)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0)相适配的限位通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8)包括两个转动轴(81),所述转动轴(8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滚筒(82),所述转动轴(81)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弹簧二(83),所述弹簧二(83)的两端分别与滚筒(82)和转动轴(81)滑动连接,所述滚筒(8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推进环(8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传动条(9)远离转动柱(33)的一端与推进机构(8)固定连接。
10.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市政管道及CIPP翻转式原位固化修复装置,所述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将壳体(21)的左侧与破损管道本体(1)的右侧贴紧,随后通过蒸汽接管(24)向壳体(21)的内腔中灌入蒸汽,同时转动盘管转轴(22),使得内衬树脂管(23)在蒸汽的吹动下进入破损管道本体(1)的内腔,使得内衬树脂管(23)的表面与破损管道本体(1)的内壁相贴合;
二、随后将滑动盘(5)自破损管道本体(1)内腔的左侧放入,由于弹簧一(65)的推动使得挤压板(63)推动弧形橡胶垫(64)与内衬树脂管(23)的内壁紧密贴合;
三、接着,使用者通过转动螺纹转杆(74),使得前后卡板(71)分离,使用者拉动同侧的卡板(71)前后运动,使得限位块(10)卡入不同限位通孔(11)的内腔,对卡板(71)进行限位,使得卡板(71)适配于管道的直径长度,再将螺纹转杆(74)重新旋紧,使得同两个卡板(71)的位置得以固定;
四、同时,转动轴(81)在卡板(71)的带动下,在破损管道本体(1)的内腔中前后运动,使得螺纹推进环(84)与内衬树脂管(23)的内壁紧密贴合;
五、最终,使用者开启电机(31),电机(31)带动驱动锥齿轮(32)发生旋转,在驱动锥齿轮(32)的带动下,两个从动锥齿轮(34)相对反向旋转,继而使得转动柱(33)和软性传动条(9)在L形导向管(35)的内腔中发生旋转,通过软性传动条(9)带动转动轴(81)发生旋转,使得两个滚筒(82)在内衬树脂管(23)的内腔中旋转,由于螺纹推进环(84)的形状特性,且两个滚筒(82)同时相对反向旋转,滚筒(82)通过螺纹推进环(84)带动滑动盘(5)、挤压机构(6)和调节机构(7)在内衬树脂管(23)的内壁左右运动,对内衬树脂管(23)的内壁进行碾压,使得内衬树脂管(23)的表面与破损管道本体(1)的内壁贴合的更加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华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华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7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