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株罗汉果的处理方法及离株罗汉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2757.5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0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堂;谭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绿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144 | 分类号: | A23B7/144;A23B7/015;A23B7/005;A23L5/20;A23L5/30;A23L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启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6 | 代理人: | 张海应 |
地址: | 410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汉果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株罗汉果的处理方法及离株罗汉果,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离株不成熟罗汉果在具备高强度红光光照、高温、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第一环境和具备低强度红光光照、低温的第二环境中交替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有效降低罗汉果中罗汉果苷IIe的含量,提高罗汉果苷V的含量,促进罗汉果成熟,缩短罗汉果成熟和糖化时间,且适于规模化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罗汉果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株罗汉果的处理方法以及使用该处理方法处理后所得的离株罗汉果。
背景技术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曾被称为Momordicagrosvenorii),又名光果木鳖,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实。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季结果。主要产于中国广西桂林,湖南,广东等地。罗汉果中的主要甜味成分是是一类以罗汉果醇这种葫芦素烷三萜为苷元的皂苷,这些皂苷中含有4个或者4个以上葡萄糖基团为甜味皂苷,如罗汉果苷V;含有3个及3个以下葡萄糖基团的为无味皂苷或者有杂味及苦味的皂苷,比如罗汉果苷III为无味皂苷,罗汉果苷IIe为苦味皂苷,带有很重的苦味与涩味。
每年的8月下旬至12月是罗汉果的采收季节,一般以果柄转黄后为可采摘标准,但是同样存在果柄发黄而罗汉果仍然未成熟的现象,采摘越晚的果子,其中的苦味苷的含量越高。在生产罗汉果甜苷的时候,需要将罗汉果放置一段时间让其自然糖化,在糖化的过程中,罗汉果中的含有3个及3个以下葡萄糖基团的无味皂苷或者有杂味及苦味的皂苷会慢慢转化成含有4个或者4个以上葡萄糖基团的甜味皂苷,但是过程比较慢,11月-12月采摘的罗汉果则需要糖化长达2-4周的时间,时间长会导致罗汉果容易发生腐烂,发霉等不利的现象。市场上有通过对罗汉果施用乙烯利催熟的方法,但是容易导致烂果霉果,且罗汉果甜苷生产过程中没有去皮的工序,会有乙烯利带入产品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离株罗汉果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高强度红光光照、高温、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第一环境和低强度红光光照、低温的第二环境中交替处理离株不成熟的罗汉果,可明显降低离株罗汉果鲜果中的苦味苷(罗汉果苷IIe)的含量,提升罗汉果中的罗汉果苷V的含量,缩短罗汉果糖化时间,同时,促进罗汉果成熟,减少罗汉果成熟的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株罗汉果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离株不成熟的罗汉果在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中交替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环境具备高红光光照、高温和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所述第一环境中光总照度为1000-10000lux,温度为30-35℃,二氧化碳浓度为600-2000ppm;所述第二环境具备低红光光照和低温条件,所述第二环境中光照度为150-1000lux,温度为1-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境和所述第二环境中还包括蓝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境中红光和蓝光的照度比为(4-9):1;所述第二环境中红光和蓝光的照度比为(1:4)-(3: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境中还包括紫光,所述紫光照度为光总照度的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境中红光、蓝光、紫光波长分别为600-680nm、430-510nm、305-420nm;所述第二环境中红光、蓝光波长分别为600-680nm、430-510n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境中的红光、蓝光、紫光光源分别为红光灯、蓝光灯、紫光灯;所述第二环境中的红光、蓝光光源分别为红光灯、蓝光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基于节能和罗汉果对光的吸收效果考虑,所述第一环境中的红光灯、蓝光灯、紫光灯分别为红光LED灯、蓝光LED灯、紫光LED灯;所述第二环境中的红光灯、蓝光灯分别为红光LED灯、蓝光LED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绿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绿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智能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专用管道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