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分类且可回收金属物质的垃圾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3091.5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凤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6;B02C18/22;B02C18/24;B02C23/14;B01D2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类 可回收 金属 物质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分类且可回收金属物质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箱体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储物箱与搅碎箱,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板,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送料杆。该自动分类且可回收金属物质的垃圾处理装置,通过磁性吸附辊吸附垃圾中的金属物质,之后被铲板铲落进入金属回收箱,配合垃圾通过滤板时液态垃圾自动落入储物箱,固态垃圾继续移动落入搅碎箱内被破碎分解,实现了不同种类垃圾被分开处理,从而达到了可自动回收金属物质、自动区分固液态垃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分类且可回收金属物质的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直接填埋,二是燃烧处理,而不管是哪种处理方式,都需要将垃圾进行预处理,使后续处理更加方便高效,预处理包括分类、破碎和压缩等。
一般的垃圾处理装置只能对垃圾进行简单的破碎,而未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不管是任何种类的垃圾都一并处理,这就导致了可回收垃圾例如金属物质不能被有效回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生活垃圾一般为固态垃圾与液态垃圾混合,在处理垃圾时若不把这些垃圾区分开,则可能会影响焚烧或压缩等后续处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分类且可回收金属物质的垃圾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分类且可回收金属物质的垃圾处理装置,具备可自动回收金属物质、自动区分固液态垃圾的优点,解决了一般垃圾处理装置不能分类垃圾、不能回收可利用物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自动回收金属物质、自动区分固液态垃圾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分类且可回收金属物质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箱体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储物箱与搅碎箱,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滤板,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螺旋送料杆,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端齿缘处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齿缘处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轮缘处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
所述第一传动带远离第一主动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磁性吸附辊,所述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铲板,所述铲板的下方设置有回收漏斗,所述回收漏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回收箱,所述螺旋送料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轮缘处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远离第二主动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靠近搅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齿缘处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靠近搅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二齿轮靠近搅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
优选的,所述箱体与料斗的下端以及搅碎箱的上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物箱设置在滤板的下方,可对分离出来的小体积垃圾以及液态垃圾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螺旋送料杆的螺旋叶片部分设置在箱体的内部,两端在箱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铲板的头部与磁性吸附辊抵接,可去除磁性吸附辊上吸附的金属物质,使之落入到金属回收箱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位于搅碎箱内的杆身上均固定连接有搅碎刀具,可对垃圾进行破碎分解,以方便后续焚烧压缩等处理。
优选的,所述搅碎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把预处理后的垃圾输送至后续处理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凤,未经李孝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