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加热板的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3173.X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6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姜祥维;李彬;魏长浩;孙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新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2 | 分类号: | H05B3/32;H05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布置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板的布置结构,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背面呈阵列式开设有多排第一蛇形槽;每一所述第一蛇形槽内安装有一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每一所述第一蛇形槽顶面通过螺丝固定有铸铝压盖;所述铸铝压盖正对第一蛇形槽开设有第二蛇形槽;所述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卡接于第一蛇形槽和第二蛇形槽形成的腔体内;所述铸铝压盖一侧开设有两开放槽;所述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两端从开放槽处引出;所述电加热板的布置方式具体如下:首先,进行加热板布置,其次,进行铸铝压盖布置;再次,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的安装,最后,布置温控系统;本发明的电加热板的布置结构,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简化了制造、安装及检修过程,并提高了温控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加热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板的布置结构,属于层压机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加热板主要用于层压机设备,层压机设备顾名思义就是把多层物质压合在一起的机械设备,而其中的真空层压机就是在真空条件下把多层物质进行压合的机械设备;现阶段市场上加热板的电加热有两种布置方式及结构:第一种是点阵式的厚板电加热,其采用厚铁板,打若干个短小的点阵式树立小孔;进行加热,加热板的厚度为75左右,每个小黄块为一个加热组,小加热管的数量约为9-16个,其缺点是所用铁板的厚度比较大,耗电量大,小加热管的数目多,温度均匀性不好控制,出现问题不方便排查等,保温及接地要求严格;另一种是采用对插式的电加热方式,现有的一种加热板的布置方式,加热板的厚度通常为40-50mm厚,加热管的长度通常为700-900mm之间,布置间距100mm左右;加热孔的直径是φ13mm;每根加热管分两段进行加热;两段加热管的功率及长度不同;铁板的边缘处散热较快,加热管的功率较大;通常每个铂电阻控制9-12根加热管;控制面积为1.5㎡。加热板的温控调节;每个铂电阻调控9-12根加热管,对铁板进行加热;其缺点是调控要求精度较高,温度的均匀性不容易保证,这种结构存在致命的缺点,加热管长,不容易更换,加热板的侧面需要留有长于加热管长度+300的维修更换空间,加热管的故障排除需求时间较长,需逐根的进行故障排查,加热管更换时需要将两侧面的零部件全拆掉;加热板的加工成本高,需采用深孔钻加工,加工工期非常长且要求精度高,增加了设备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加热板的布置结构,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简化了制造、安装及检修过程,并提高了温控的精度。
本发明的电加热板的布置结构,包括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背面呈阵列式开设有多排第一蛇形槽;每一所述第一蛇形槽内安装有一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每一所述第一蛇形槽顶面通过螺丝固定有铸铝压盖;所述铸铝压盖正对第一蛇形槽开设有第二蛇形槽;所述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卡接于第一蛇形槽和第二蛇形槽形成的腔体内;所述铸铝压盖一侧开设有两开放槽;所述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两端从开放槽处引出;所述加热板于相邻排所述第一蛇形槽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其驱动器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PLC其PID调节端;采用PLC通过PID调节接热管启动,关闭时长,保证加热板温度的均匀性,温度传感器采用铂电阻PT100,其以螺纹的方式拧入加热板内,对加热板的温度进行检测反馈,铂电阻采用冗余安装,分别采用两个一组,一备一用。
进一步地,所述蛇形直角线柱加热管包括多条直线段;端部的所述直线段一端设置有与开放槽卡合的直角段;另一端通过圆弧段与相邻所述直线段过渡连接;中间多根所述直线段均由圆弧段过渡连接;相邻所述圆弧段前后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于铸铝压盖两侧固定有支撑梁;相邻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有保温岩棉板;所述保温岩棉板与铸铝压盖贴紧;相邻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有包覆保温岩棉板的保温封板。
一种电加热板的布置方式,所述布置方式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新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新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1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缝合针三角刃口锋利度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河道藻类自动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