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定量移液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3988.8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2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经一;刘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菁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明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定量 移液管 | ||
一次性定量移液管,包括气囊、进液管;所述气囊的下端有一个由上直下分布和气囊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进液管的上下端为尖锥形结构;所述进液管的上端外侧安装在气囊下端的通孔内、且两者之间为密封状态;所述进液管位于气囊内中空部位上端高度高于气囊内下端的高度;所述进液管的下端位于气囊外;所述气囊、进液管为透明材料制作。本发明液体转移中,不需要操作者保持一直用手按压气囊的状态,能给操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便利,由于进液管上端的高度高于气囊内下端的高度,因此多余的液体不会再进入进液管及实验瓶内等,达到了精确移液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使用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次性定量移液管。
背景技术
移液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其主要结构包括吸耳球以及外侧具有刻度值的长玻璃管(长玻璃管套在吸耳球下端中部吸孔内),刻度值作为所取液体准确体积的标志。现有的移液管在移取液体时,将玻璃管下端插入液体内,然后用手挤压吸耳球,吸耳球产生负压吸力将液体吸入玻璃管内,进而达到移液的目的。
现有的移液管进行精确移液时(很多理化试验等需要精确的液体量),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采用具有余量的长玻璃管套在吸耳球的下端吸孔内,移液时,当吸入的液体量上升到玻璃管前端所需刻度值后,操作者保持手按压吸耳球的强度,使液体量位于玻璃管内高度处于操作者需要的移液量,然后将玻璃管下端从液体中取出,把吸取的液体放入实验瓶等内;这种操作方法,手按下吸耳球的力度不好掌握,不但无法有效保证吸入的液体量达到精确,且把玻璃管从吸取液体转移到实验瓶等内过程中,容易因为手按压吸耳球力度发生变化,进而造成液体从玻璃管下端漏出等,对精确移液带来影响(即使操作者吸取液体后用手堵住玻璃管的下端能防止液体漏出,但是当吸取的液体具有腐蚀性时,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风险,且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无法有效保证初始吸入液体量精确的问题)。第二种方式是采用特定刻度值的玻璃管(也就是玻璃管吸满液体后就是所需的定量移液量)安装在吸耳球的下端进行移液操作,这种方式能保证吸入玻璃管内的液体达到需要的移液量,但是根本无法防止液体经玻璃管上端进入吸耳球内,这样由于玻璃管和吸耳球内同时具有液体,也就无法保证精确移液(后续按压吸耳球放出玻璃管内的液体时,吸耳球内的液体会同时被放出,对精确移液造成影响),特别在在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操作时,上述问题更加突出。
最后就是,现有的定量移液管均采用玻璃、橡胶吸耳球结构,其不但存在成本较高的缺点,还有就是,当移液中,对于不同的液体移液时,如果没有将移液管内清洗干净,下次使用很容易导致移取的液体互相化学反应,进而导致理化试验达不到试验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有的移液管因结构所限无法有效保证精确移液,以及对不同液体移液中,如果清洗不干净,容易导致下次移取的液体互相化学反应,进而导致理化试验达不到试验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采用PET、PP、PE、ABS等透明聚合物作为制作材料,成本低,一次性使用,防止了多次移液中药液相互反应,导致理化试验达不到试验效果,且进液管和气囊为一体式结构,进液管上端高度高于气囊的内下端高度,操作者进行移液操作时,通过按压气囊、进液管内全部吸满液体后,多余的液体会从进液管上端溢出位于气囊内下部,能保证精确移液,且把进液管从吸取液体转移到实验瓶等内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者手一直按下气囊不放,给操作者带来了方便,由此达到给精确移液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的一次性定量移液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次性定量移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进液管;所述气囊的下端有一个由上直下分布和气囊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进液管的上下端为尖锥形结构;所述进液管的上端外侧安装在气囊下端的通孔内、且两者之间为密封状态;所述进液管位于气囊内中空部位上端高度高于气囊内下端的高度;所述进液管的下端位于气囊外;所述气囊、进液管为透明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能采用包括球形在内的任何中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菁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菁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