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沟排桩联合隔振体系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5680.7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凤玺;梁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2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沟排桩 联合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沟排桩联合隔振体系及施工方法,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包括空沟、钢筋混凝土板、两个系梁、多个排桩、多个减振支座、多个支承杆件和多个减振支垫,空沟内部周边设置有多个排桩,排桩下部埋设于空沟底部之下,空沟两侧的排桩上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减振支座,空沟两侧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排桩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承杆件,支承杆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空沟两侧的两个减振支座上,空沟两侧的排桩顶部均设置有一个系梁,钢筋混凝土板铺设于空沟和系梁顶部,钢筋混凝土板与系梁之间设置有多个减振支垫,空沟两端的排桩顶部与钢筋混凝土板相接触,能够克服空沟和排桩单独使用的不利因素,进而获得更好的隔振效果,降低成本,便于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沟排桩联合隔振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现代工业和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与精力。近年来,我国铁路线纵横贯通,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各省、市的城镇化规模日益扩大。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交通、爆破以及施工等人工振动问题使得整个社会长期处在频率高、荷载循环次数大的环境中。其中,强烈振动会超出仪器、建筑物及其基础的容许范围,对临近建筑物和人们的起居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必须采取减小振动的措施加以缓解。甚至,环境振动问题已经被列为当前世界的七大环境公害之一,有关其治理措施已经成为岩土工程领域被关注的热点问题。
振动是自然界和工程领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能够影响仪器的精确测量和设备加工的精度,振动的传播也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人们无法正常生活或工作;严重时,振动还会在结构中产生较大的动应力而影响结构的安全。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类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向高速度,大功率方向发展,它们诱发的振动和噪声日益严重。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密仪器的精度不断提高,对工作环境也有了更高的防振要求,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社会的安全与安宁,因此采取更加有效的隔振措施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工振动的传播介质就是地基,地面屏障(在波传播介质中设置一定尺度的物体)是目前一种振动控制的有效措施,空沟(连续性屏障)和排桩(非连续性屏障)由于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等原因,常被人们作为地面屏障进行隔振。空沟作为常见的地面屏障形式,可以阻断任何形式弹性波的传播,对透射隔振效率最高,但是其合理的深度由于周边土体的稳定性受到限制(即空沟越深其护壁耗资越高),因而其衍射效率低使其总的隔振效果并非最理想。排桩常用于支承建筑物的预制或现场灌注的混凝土桩,在一定距离的排列下可作为隔振屏障,排桩隔振虽然能够突破空沟深度的限制,但是弹性波遇到排桩能够发生绕射和衍射,因而其隔振效果也并非最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沟排桩联合隔振体系及施工方法,能够克服空沟和排桩单独使用的不利因素,进而获得更好的隔振效果,降低成本,便于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沟排桩联合隔振体系,包括空沟、钢筋混凝土板、两个系梁、多个排桩、多个减振支座、多个支承杆件和多个减振支垫,所述空沟内部周边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桩,所述排桩下部埋设于所述空沟底部之下,所述空沟两侧的所述排桩上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减振支座,所述空沟两侧位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排桩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承杆件,所述支承杆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空沟两侧的两个所述减振支座上,所述空沟两侧的所述排桩顶部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系梁,所述钢筋混凝土板铺设于所述空沟和所述系梁顶部,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与所述系梁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减振支垫,所述空沟两端的所述排桩顶部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空沟的深度大于1倍的瑞利波长,所述排桩埋设于所述空沟底部之下的长度为2-3倍的瑞利波长。
优选地,所述空沟与振源之间的距离大于3m。
优选地,所述排桩的桩间距与桩径之比小于或等于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5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的语音降噪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珍珠肽螯合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