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样品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6408.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勋领;李爽;孙晓雪;郭静;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艾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N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今天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张旭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样品 采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样品采集方法,具体为:将采样区域内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习惯以及土壤类型,作物品种、长势大体一致的区域界定为一个采样区,不一致的区域每一差异性区域界定为一个采样区;在每个采样区内确定多个采样点进行分别采样,每个采样点采集的土壤样品单独成样,互相不混合。本发明采集方法能反映出采样区内不同区域的土壤肥力差异性,为设计精准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肥力分布状况是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关键要素,目前为了能够获得土壤肥力情况,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其肥力状况,即通过对农田的土壤进行密集采样,测定氮,磷,钾等土壤有机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土壤采样一般采用混合土样,即在一采样地块上多点采集等量土壤,混合均匀,即为混合样。通常直接采集耕层混合土样,即把多个样点的土样等量的混合均匀,组成一个混合样品进行测定,再根据混合土样的检测结果设计施肥方案。但是采样地块较大时会出现同一采样地块上不同区域土壤肥力不同的情况,而混合土样是对不同采样点土样进行混合,无法反映不同区域土样的特异性,混合土样的检测结果也并不能代表每一区域土壤的真实状况,有可能存在区域A土壤中缺少元素X,区域B土壤中元素X富余,混合样元素X则在正常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因此这种采集混合土样的方法在采样地块面积较大时并不能准确反映出采样地块上不同区域土壤肥力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出现采样地块上不同区域土壤肥力差异明显,但实施相同的施肥方案导致植株长势变差的情形。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样品采集方法,能反映出采样区内不同区域的土壤肥力差异性,为设计精准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样品采集方法,具体为:将采样区域内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习惯以及土壤类型,作物品种、长势大体一致的区域界定为一个采样区,不一致的区域每一差异性区域界定为一个采样区;在每个采样区内确定多个采样点进行分别采样,每个采样点采集的土壤样品单独成样,互相不混合。
更进一步地,在单个采样区内,200-300亩的农场,按40-60亩一个采样点采样;2000-3000亩的农场,按200-300亩一个采样点采样。
更进一步地,单个采样区内确定采样点的方法为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蛇形法其中之一,避开田块边缘和特殊样品点。
更进一步地,每个采样点选定采样植株并标注经纬度,采集选定采样植株的施肥点土壤样品和选定采样植株与相邻植株的行间土壤样品。
更进一步地,施肥点土壤样品采集时,若施肥点在植株树冠的滴水线上时,则采集施肥点土壤样品;若施肥点因滴灌管离植株主干较近而不在滴水线上,则在滴灌管的滴水位置采集土壤样品,同时在植株树冠的滴水线位置采集土壤样品。
更进一步地,采集的土壤样品选择0-30厘米的耕作层土壤,每个样品重量100-500克,取样时避开杂物。
更进一步地,基础土壤样品采集使用铁锹,生育期土壤样品采集使用土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采样区域内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习惯以及土壤类型,作物品种、长势大体一致的区域界定为一个采样区,不一致的区域每一差异性区域界定为一个采样区。在每个采样区内确定多个采样点进行分别采样,每个采样点采集的土壤样品单独成样,互相不混合,再对每个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本发明土壤样品采集方法能准确反映出同一采样区内不同区域(不同采样点)的土壤肥力差异性,避免出现同一采样区内不同区域(不同采样点)的土壤肥力差异明显因采用常规的混合取样法检测不到其差异性的情形,为定制专用配方肥和设计精准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艾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科艾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6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