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容原理的电线熔接用相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6574.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7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施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利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曹丽敏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容 原理 电线 熔接 相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线技术领域,且一种基于电容原理的电线熔接用相接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齿轮往复转动使压杆进行上下移动,自动靠近电线,对其进行按压固定,避免电线在熔接时,受到另一根电线的推动作用发生移动,使连接质量不佳,V型杆移动使电介质板在极板组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移动,引起转框转动,利用电容原理作用,触发后续的相接操作,转框转动使移动座受压下移并向右移动在受到外侧弹簧的作用上移并向左移动,使电线在受压固定的情况下移动靠近另一根电线,实现两根电线的相接,方便熔接操作的进行,解放双手,避免由于固定操作的繁杂,导致熔接操作不能顺利进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容原理的电线熔接用相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方式不当,过度拉拽电线或者使电线长期呈现大幅度折曲状态,往往会使电线和插头连接处的线芯断裂,出现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因此在维修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这两根电线进行熔接,现有的电线熔接装置通常是将两根电线放置在限位槽中,再对两根电线需要熔接的端部进行加热,使加热后的电线相互靠近进行或者两根电线相互靠近,借助具有导电能力的辅助物将电线的外皮熔断对两根电线的间歇进行填充,不论采用哪种方式,为避免电线在相接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操作过程中均需要对两个电线进行固定并且移动,通常采用人力的方式进行固定,操作比较繁琐,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并且自动化程度比较低,不利于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容原理的电线熔接用相接装置,具备自动固定电线并相接、操作便捷和工作效率更高的优点,解决了操作不便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移动,自动靠近电线,对其进行按压固定,避免电线在熔接时,受到另一根电线的推动作用发生移动,使连接质量不佳,不利于电线的使用,使另一根电线在受压固定的情况下移动靠近已被固定的电线,实现两根电线的相接,方便熔接操作的进行,解放双手,避免由于固定操作的繁杂,导致熔接操作不能顺利进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固定电线并相接、操作便捷和工作效率更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电容原理的电线熔接用相接装置包括外壳、操作台、移动座、压块、连杆、转框、固定板、压杆、V型杆、槽杆、电介质板、极板组、齿轮、转盘、转板
其中:
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一种基于电容原理的电线熔接用相接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操作台的表面开设有槽道,凹槽内右侧内壁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操作台右壁的表面开设有凹口,操作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移动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移动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移动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块,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板,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连杆远离移动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框,转框的表面开设有通槽,其尺寸与连杆顶部卡块的尺寸相适配,转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由上板和下板构成,上板呈现三角形状,其表面开设有等腰三角形状槽道,下板呈现长方形状,其表面开设有直槽,操作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杆,压杆呈现倒置L状,其竖杆的外侧固定连接连接有槽板,其横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倒置T型杆,倒置T型杆横杆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倒置T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V型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利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浦江利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6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