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干燥度传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7408.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卜慧君;徐彬彬;贾显亭;束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1/00;F26B21/08;F26B25/22;F26B25/00;F26B25/0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干燥 传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干燥度传感装置,包括烘干箱和传送装置,所述烘干箱中设有干燥装置,所述烘干箱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中设有显示屏,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环形传送带,所述烘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环形传送带的上下内壁之间,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伸缩套管,每组不少于两个的所述伸缩套管的伸缩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上端侧壁设有多个支撑辊,多个所述支撑辊与环形传送带的侧壁相抵,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槽;本发明通过通过对农作物重量的测量,准确测出农作物本身的干燥程度,大大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农作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作物干燥度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农作物集中采摘后,在贩卖或储存前,需要进行干燥,使其达到贩卖要求或增加保存时间,果蔬、种子和果干等农作物干燥通常采用自然风干和晾晒等方法进行干燥,也有通过对流干燥,热能场干燥等多种方式,而干燥过程中,需要对农作物的干燥度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对农作物的干燥度进行检测时,一般是检测烘干箱中的湿度,但是农作物本身的干燥度检测十分不便,这样对农作物的干燥度检测结果不够准确,而且干燥产生的水蒸气从烘干箱排出时速度较慢,这样影响干燥过程,而且烘干箱的热量容易散失,影响干燥效果,为此,我们提出农作物干燥度传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农作物干燥度传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检测烘干箱中的湿度,但是农作物本身的干燥度检测十分不便,这样对农作物的干燥度检测结果不够准确,而且干燥产生的水蒸气从烘干箱排出时速度较慢,这样影响干燥过程,而且烘干箱的热量容易散失,影响干燥效果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农作物干燥度传感装置,包括烘干箱和传送装置,所述烘干箱中设有干燥装置,所述烘干箱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中设有显示屏,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环形传送带,所述烘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环形传送带的上下内壁之间,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伸缩套管,每组不少于两个的所述伸缩套管的伸缩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上端侧壁设有多个支撑辊,多个所述支撑辊与环形传送带的侧壁相抵,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槽,所述圆槽中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端侧壁通过复位弹簧与圆槽的底壁卡接连接,所述活塞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抵板的下端侧壁相抵,所述电控箱分别与传送装置、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圆槽的侧壁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始终位于活塞的下方,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上端侧壁设有多个竖槽,多个所述竖槽中均设有活动塞,多个所述活动塞的上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竖槽的槽口并设有转辊,所述转辊的侧壁与环形传送带的侧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密封贯穿烘干箱的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异形齿轮,所述烘干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与异形齿轮匹配的环形内齿条,所述环形内齿条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湿度传感器,所述电控箱分别与驱动电机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上端侧壁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半圆塞,两个所述半圆塞的侧壁相抵,所述排气管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侧壁与两个半圆塞的侧壁相抵。所述烘干箱的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排气管匹配的排气筒,所述排气筒中设有两个密封塞,两个所述密封塞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两个环形内齿条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筒的下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筒的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与进气口匹配的软橡胶垫,所述软橡胶垫仅有一侧与排气筒的侧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朗禾智能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