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金属重件成形缸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7645.9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0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国兴洋;王桂东;王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金属 成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金属重件成形缸,由扎箍框和置于扎箍框腹腔内的第一缸板、第二缸板、第三缸板和第四缸板构成,扎箍框的扎箍片在水平面内是板状结构,所以,在水平方向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以至于尺寸增加到足够大时,仍然具有很强的抗变形能力;另外,矩形孔的加工面积小、加工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极易获得高精度;同时,各缸板间紧密贴合,各缸板背面能够紧贴扎箍片的内面,因此,不漏粉,不变形,刚性高,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重件成形缸。
背景技术
采用不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成型工艺,3D打印机的结构和原理也有所不同,逐层铺粉烧结成型、或逐层铺粉固化成型的3D打印机,是目前结构较为成熟的3D打印机之一,包括金属粉和非金属粉3D打印机,这类打印机,通常其成形缸为圆形、或矩形截面的桶状结构,如图1所示,圆形截面的成形缸称为圆形成形缸,矩形截面的成形缸称为矩形成形缸,目前公知的矩形成形缸有整体型和组装型两种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一般圆形成形缸、整体型矩形成形缸多用于较小、较轻零件的3D打印设备,大多零件尺寸(长×宽×高)<300×300×300mm、零件重量<100kg;组装型矩形成形缸多用于较大零件的非金属3D打印设备,一般零件尺寸(长×宽×高)>300×300×300mm、零件重量<100kg,原因是大尺寸成形缸的刚度较差。而对于金属零件,当零件尺寸(长×宽×高)>300×300×300mm、零件重量>100kg时,由于零件尺寸、重量加大,所以粉末对成形缸的作用负荷也急剧加大,使成形缸缸壁严重变形,因此,当前结构的成形缸不能满足金属重件打印设备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3D打印机金属重件成形缸;3D打印机金属重件成形缸由扎箍框和置于扎箍框腹腔内的第一缸板、第二缸板、第三缸板和第四缸板构成;如图所示,所述扎箍框至少包括2片扎箍片,扎箍片中间设有矩形孔,上下片扎箍片之间隔有前立板和后立板,前立板与后立板组合为T形结构,前立板和后立板的组合在每一层至少有4组,各组分散布置,前立板的前面与扎箍片矩形孔靠近的孔侧面平行,并且,前立板的前面与扎箍片矩形孔的孔侧面保留1~3mm的距离,扎箍片与前立板、后立板通过螺钉固装、或焊接成整体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缸板、第二缸板、第三缸板和第四缸板通过首尾依次相接的方式固定装配,具体:第一缸板的前端面紧贴在第二缸板尾端的内面、第二缸板的前端面紧贴在第三缸板尾端的内面、第三缸板的前端面紧贴在第四缸板尾端的内面、第四缸板的前端面紧贴在第一缸板尾端的内面。
优选地,扎箍片是板状结构,整体板材切割、再二次加工而成,为整体结构,该结构强度高、刚性好,中部是矩形孔,矩形孔的四个角开有大于π/2弧度且小于3π/2弧度的圆弧缺口,圆弧缺口的半径为16~40mm;扎箍片四边的宽度和板厚根据成形缸的刚度需求和材料决定;圆弧缺口的作用有两点,一是避免应力集中;二是便于矩形孔的精加工。
优选地,第一缸板、第二缸板、第三缸板和第四缸板每块缸板的前端面上设有至少2个螺纹孔,第一缸板、第二缸板、第三缸板和第四缸板每块缸板尾端的外面设有至少2个螺钉沉孔,螺钉沉孔的数量、大小和位置分别与螺纹孔的数量、大小和位置相匹配,通过第二螺钉把第一缸板、第二缸板、第三缸板和第四缸板的首尾缝合紧固。
优选地,第一缸板、第二缸板、第三缸板和第四缸板的背面设有螺纹孔,扎箍框的前立板上设有螺钉沉孔,通过第一螺钉将第一缸板、第二缸板、第三缸板和第四缸板与扎箍框紧固,使每一块缸板都能够紧贴在扎箍片矩形孔的内面上,避免缸板变形,以保证金属重件成形缸精度和性能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扎箍框1的下面设有钩板,钩板与最下端的扎箍片固定连接,每块缸板下方至少2件钩板,用于作为缸板的辅助支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由扎箍框和缸板构成,扎箍框的扎箍片在水平面内是板状结构,所以,在水平方向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另外,矩形孔的加工面积小、加工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极易获得高精度;同时,各缸板间紧密贴合,各缸板背面能够紧贴扎箍片的内面,因此,不漏粉,不变形,刚性高,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