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米烘干储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7829.5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东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22 | 分类号: | F26B17/22;F26B23/06;F26B11/14;F26B25/04;F26B25/00;F26B25/06;A23B9/08;A23L3/28 |
代理公司: | 赣州捷信协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1 | 代理人: | 刘花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烘干 储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米烘干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和输料箱,输料箱右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旋绞龙,同时,输料箱内腔的底部嵌设有第二加热板,储存箱内腔的底部嵌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加热板。本发明设置了输料箱、第二电机和螺旋绞龙,可达到对大米进行自动输送的目的,设置了第二加热板,可达到对输料箱内的大米进行预烘干的目的,设置了第一加热板,可达到对储存箱内的大米进行进一步烘干的目的,设置了第一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可达到对储存箱内的大米进行搅拌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储存箱内大米的烘干效果,使储存箱内的大米被均匀烘干,从而降低了大米自身所含的水分,提高其储存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米烘干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淀粉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大米是粮食中的一种,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百分之六十四的营养物质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且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除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还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煮粥时若加点梨,中医养生效果更好,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蛋白质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脂肪百分之一点三至百分之一点八,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百分之六十六点八至百分之八十三点一,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大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较少,所以不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不上动物蛋白质,但在午餐和晚餐时食用大米,较面食而言更有利于人们减肥,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一般食用大米作为主食,而在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大米的营养十分丰富,是中国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以粳米为例,在每百克粳米中,含蛋白质(蛋白质食品)6.7克,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77.6克,粗纤维0.3克,钙(钙食品)7毫克,磷136毫克,铁(铁食品)2.3毫克,维生素B1 0.16毫克,维生素(维生素食品)B2 0.05毫克,烟酸1毫克以及蛋氨酸125毫克,缬氨酸394毫克,亮氨酸610毫克,异亮氨酸251毫克,苏氨酸280毫克,苯丙氨酸394毫克,色氨酸122毫克,赖氨酸255毫克等多种营养物质。
由于中国大米的种植范围广、产量高,因此,大米加工厂都是一次性大规模采购,而采购来的大米不能一次性加工完,需要将剩下的大米储存起来,但现有的储存方式都为装在罐子中进行储存,由于大米与外界环境接触,其表面会存在水分,从而降低了其储存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米烘干储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烘干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东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东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