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套管的APG生产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7921.1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2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应兵荣;余永松;李冰峰;张庆军;周泽童;柴丽斌;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开化七一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46;B29C4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高调苹 |
地址: | 324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套管 apg 生产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套管的APG生产方法及装置,包括加压并保压和隔离注胶,此用于套管的APG生产方法及装置,通过将一次性的连续注胶过程设置为断续的多次注胶过程,在每两次注胶过程的中间由分层注胶塞与主体的侧壁的配合实现封闭,在封闭后连续的环氧树脂混合料会被断开,从而隔离注胶管道中分层注胶塞两端的混合料,因此后续的混合料不会影响模具型腔的温度,从而提高型腔内的混合料的固化效率,且在型腔内的混合料固化后再次注射填充进行循环直到最终完成整个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套管的APG生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APG即液态环氧树脂自动压力凝胶,是在环氧树脂真空浇注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压力凝胶工艺(PG)技术的一种型式,APG工艺原理为金属嵌件装模后,将模具温度预热到比环氧树脂混合料的温度高80~100℃,即达到140~160℃。然后通过APG设备的加压系统,将贮料罐内的环氧树脂混合体系(已经过真空脱泡处理)通过管道压入模腔内,使环氧树脂混合体系与模具的高温模壁发生快速的热交换,由于,靠近模壁的环氧树脂混合料短时内达到高温状态,从而导致环氧树脂混合料从模具壁附近开始迅速发生固化反应而凝胶化,并向模壁发生固化体积收缩。环氧树混合料的固化收缩部分,即由模腔中心,仍处于压力下的液态的环氧树脂混合料来快速补充,整个模腔内的环氧树脂混合料的凝胶收缩,则由贮料罐内加压的环氧树脂混合料来加以恒定的补充。直到整个模腔内的环氧树脂混合料全部凝胶化后,整个系统才解除压力。
在APG的自动压力凝胶过程中,整个环氧树脂混合料是在压力下与模具的型腔接触的,也就导致了整个环氧树脂混合料都在一个连通的系统内,因为连通在一个系统里就使得整个环氧树脂混合料都处于一个导热的状态,该方式会降低与模具模壁接触的部分发生热交换,影响其发生固化反应而凝胶化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套管的APG生产方法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化效率更高的用于套管的APG生产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套管的APG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加压并保压:利用对环氧树脂混合料进行加压和保压的储料罐和打开对混合料进行排料的排料阀,使环氧树脂混合料排出。
步骤二:隔离注胶:该步骤包括对环氧树脂混合料进行断续而多次注胶的隔离注胶管道。
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一次注胶:该步骤包括设置于隔离注胶管道内的分层注胶塞,分层注胶塞内设置有一次注胶的第一注胶道,分层注胶塞的一端连接有对分层注胶塞进行推动的微动推动装置,隔离注胶管道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能够自动关闭的自锁注胶口。
步骤二:二次注胶:该步骤包括分层注胶塞上设置的对模腔进行第二次填充的第二注胶道。
步骤三:三次注胶:该步骤包括分层注胶塞上设置的对模腔进行第三次填充的第三注胶道。
优选的,所述隔离注胶管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安装微动推动装置的固定板,所述主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主体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内壁与自锁注胶口连接,所述主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和第三溢流槽,自锁注胶口的设置,便于隔离注胶管道与模具分离时实现对注胶口的锁定,放置主体内的环氧树脂混合料流出。
优选的,所述分层注胶塞轴向开设有主流道,且所述分层注胶塞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和第三通槽,所述分层注胶塞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和移动开口,所述移动开口和主流道连接,三个通槽能实现断续注胶过程,设置三个通槽的不同位置,实现在不同位置开始注胶以及注胶结束位置,从而在两次注胶之间进行隔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开化七一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省开化七一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