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7988.5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完祚;郭民熙;朴相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10 | 分类号: | F25B1/10;F25B41/325;F25B41/4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向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压缩 制冷 装置 | ||
1.一种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包括:
压缩部,在多个压缩端实施制冷剂的压缩;
冷凝部,连接于所述压缩部,并且穿过所述压缩部的制冷剂通过热交换被冷凝;
储液器,连接于所述冷凝部,并且存储所述冷凝部中被冷凝的液态制冷剂;
第一膨胀阀部,设置于与所述储液器连接的管道,并且使从所述储液器排出的制冷剂膨胀;
气液分离部,接收穿过所述第一膨胀阀部的制冷剂并分离成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并且将气态制冷剂供应到所述压缩部;
第二膨胀阀部,设置于与所述气液分离部连接的管道,并且使从所述气液分离部排出的制冷剂膨胀;以及
蒸发部,连接于所述气液分离部和所述压缩部,并且将从所述气液分离部排出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热交换转换为气态制冷剂,
所述气液分离部设置于所述储液器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所述压缩部包括:
第一压缩部,连接于所述蒸发部,并且在多个压缩端对经由所述蒸发部输送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
第二压缩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压缩部,并且在多个压缩端对穿过所述第一压缩部并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压缩部包括:
第一压缩端,对经由所述蒸发部输送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
第二压缩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端的下游,并且再次对在所述第一压缩端中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压缩部包括:
第三压缩端,对经由所述第二压缩端输送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第四压缩端,设置于所述第三压缩端的下游,并且再次对在所述第三压缩端中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以及
第五压缩端,设置于所述第四压缩端的下游,并且再次对在所述第四压缩端中被压缩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
第一分离部,设置于所述储液器的下游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膨胀阀部;
第二分离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部的下游,并且将从所述第一分离部输送的制冷剂分离成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
第三分离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分离部的下游,并且将从所述第二分离部输送的制冷剂分离成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以及
第四分离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分离部的下游,并且将从所述第三分离部输送的制冷剂分离成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一分离部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移动到所述第五压缩端的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二分离部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移动到所述第四压缩端的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三分离部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移动到所述第三压缩端的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从所述第四分离部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移动到所述第二压缩端的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膨胀阀部包括:
第一阀,连接于用于使所述第一分离部和所述第二分离部连接的第二管;
第二阀,连接于用于使所述第二分离部和所述第三分离部连接的第三管;
第三阀,连接于用于使所述第三分离部和所述第四分离部连接的第四管;以及
第四阀,连接于用于使所述第四分离部和所述蒸发部连接的第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9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