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隧洞施工过程中空洞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8066.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良;杨帆;杨顺群;王美斋;陈晓年;杨晓猛;史力;马啸;蓝祖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隧洞 施工 过程 空洞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隧洞施工过程中空洞监测方法,1,制作空洞监测传感器;2,隧洞的混凝土衬砌浇筑施工前,将空洞监测传感器沿隧洞轴向固定在隧洞顶部,使空洞监测传感器内的按压接触式开关的一面朝下布置,然后进行隧洞的混凝土衬砌浇筑;3,待隧洞的混凝土衬砌浇筑施工完成后,将通信电缆与信号采集仪连接,通过信号采集仪采集各个按压接触式开关的开关量,判断各个按压接触式开关的通断状态并定位,最终在上位机上显示空洞位置。本发明专为混凝土隧洞浇筑施工出现的空洞而设计,实现了隧洞浇筑空洞的快速准确定位,省去了由人工采用锤子敲击隧洞衬砌顶部或物理超声波检测空洞的繁重劳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衬砌空洞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隧洞(管廊)施工,尤其是涉及混凝土隧洞施工过程中空洞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隧洞(包括交通、水利等)、管廊等地下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般根据工程需求,地下工程隧洞(管廊)开挖(或盾构机施工)成型后,需要再浇筑一层混凝土结构,形成永久衬砌结构,进一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衬砌结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初凝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受制于本身自重原因,在隧洞(管廊)的最顶部往往会产生空洞,造成混凝土衬砌填充不密实,导致顶部混凝土工程的终身缺陷而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待隧洞混凝土成型后,通过人工采用锤子对浇筑后的衬砌顶部进行敲击或物理超声波来判断是否存在空洞,若出现空洞,通过打孔进行回填灌浆,对空洞进行回填。但是该方法不仅不容易操作,耽误工期,而且空洞位置不容易准确检测定位,造成空洞的漏检,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隧洞施工过程中空洞监测方法,保证隧洞(管廊)的结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隧洞施工过程中空洞监测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制作空洞监测传感器:
步骤1.1,在柔性绝缘带上沿其纵向间隔并联设置多个按压接触式开关,在所述柔性绝缘带的一端设置单片机和通信连接器;将每个所述按压接触式开关分别通过逻辑编码器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输入接口连接,单片机通信接口与所述通信连接器连接,制成触点开关检测带;
步骤1.2,将所述触点开关检测带放入与柔性绝缘带形状相匹配的柔性绝缘袋中,所述通信连接器连接通信电缆并将所述通信电缆引出所述柔性绝缘袋,然后将柔性绝缘袋端口进行防水密封,从而制成所述空洞监测传感器;
步骤2,隧洞的混凝土衬砌浇筑施工前,将空洞监测传感器沿隧洞轴向固定在隧洞顶部,使空洞监测传感器内的按压接触式开关的一面朝下布置,然后进行隧洞的混凝土衬砌浇筑;
步骤3,待隧洞的混凝土衬砌浇筑施工完成后,将通信电缆与信号采集仪连接,通过所述信号采集仪采集各个按压接触式开关的开关量,判断各个按压接触式开关的通断状态并定位,最终在上位机上显示空洞的位置,即:若所有按压接触式开关均闭合,则混凝土浇筑密实,无空洞;当某个按压接触式开关未闭合,表明该按压接触式开关所在位置存在空洞。
所述空洞监测传感器由多段组成,相邻段之间通过防水电连接器相连接;所述防水电连接器用于相邻段之间按压接触式开关的电路连接。
所述空洞监测传感器的每段长度为1米。
本发明专为混凝土隧洞浇筑施工出现的空洞而设计,实现了隧洞浇筑空洞的快速准确定位,省去了由人工采用锤子敲击隧洞衬砌顶部或物理超声波检测空洞的繁重劳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衬砌空洞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触点开关检测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