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接入系统的动态无功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8431.3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金楚;吴伟杰;王新宝;李作红;葛景;杨燕;徐蔚;韩连山;郑敏嘉;李猛;彭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沈闯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系统 动态 无功 规划 方法 相关 装置 | ||
1.一种风电接入系统的动态无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日风电出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风电出力场景;
对所述风电出力场景下的低压补偿设备投切进行优化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所述风电出力场景下的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和对应的动态无功补偿容量,构成动态无功补偿方案,所述优化模拟计算的优化目标为所述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最少;
对所述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并获取最优动态无功补偿方案,包括:采用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函数对所述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并获取最优动态无功补偿方案,所述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函数为:
其中,N为所述风电出力场景数量,ω1、ω2分别为动态无功补偿容量的权重系数和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的权重系数,QDy为所述动态无功补偿容量,QDymin、QDymax分别为动态无功补偿容量最小值和最大值,Ntqi为不同场景下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Ntqimin、Ntqimax分别为不同场景下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最小值和最大值,αi为第i个所述风电出力场景出现的概率;
根据所述最优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时序潮流计算和动态计算,得到PCC点电压波动范围;
若所述PCC点电压波动范围不满足预置电压波动条件,则更新所述动态无功补偿方案,并返回所述对所述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的步骤,直至所述PCC点电压波动范围满足所述预置电压波动条件,得到所述最优动态无功补偿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接入系统的动态无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日风电出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风电出力场景,之前还包括:
获取风电接入系统预置年份一年内所有的日风电出力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接入系统的动态无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日风电出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风电出力场景,包括:
计算任意两组所述日风电出力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
将所述相关系数大于相关阈值的所述日风电出力数据划分至同一类型的风电出力场景,得到若干个所述风电出力场景。
4.一种风电接入系统的动态无功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类分析模块,用于将日风电出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若干个风电出力场景;
优化模拟模块,用于对所述风电出力场景下的低压补偿设备投切进行优化模拟计算,得到不同所述风电出力场景下的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和对应的动态无功补偿容量,构成动态无功补偿方案,所述优化模拟计算的优化目标为所述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最少;
评价模块,用于对所述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并获取最优动态无功补偿方案,以及采用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函数对所述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并获取最优动态无功补偿方案,所述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函数为:
其中,N为所述风电出力场景数量,ω1、ω2分别为动态无功补偿容量的权重系数和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的权重系数,QDy为所述动态无功补偿容量,QDymin、QDymax分别为动态无功补偿容量最小值和最大值,Ntqi为不同场景下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Ntqimin、Ntqimax分别为不同场景下低压补偿设备投切次数最小值和最大值,αi为第i个所述风电出力场景出现的概率;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优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时序潮流计算和动态计算,得到PCC点电压波动范围;
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PCC点电压波动范围不满足预置电压波动条件,则更新所述动态无功补偿方案,并返回所述对所述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进行预置动态无功规划评价的步骤,直至所述PCC点电压波动范围满足所述预置电压波动条件,得到所述最优动态无功补偿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4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框架产品测试系统上料装置
- 下一篇: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