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涂层技术实现背光亮度均匀性补偿的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9010.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7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楠;彭友;张红贵;李正元;吴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B15/68;B05B16/4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涂层 技术 实现 背光 亮度 均匀 补偿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涂层技术实现背光亮度均匀性补偿的方式,对未喷涂纳米碳粉的常规PCB板进行组装并进行视觉效果判定,根据视觉效果判定画面划分出亮光区域和暗光区域,并将暗光区域标记为需优化灯区,能够有效地区分出PCB板上温度过高的区域,方便对局部温度进行控制,减少了碳粉的使用;通过打开第一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在转动齿和传动带相互配合下,两个传动轴均可带动夹具转动,两个夹具同时进行喷粉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夹具转动带动PCB板转动,方便对PCB板上不同区域进行均匀喷粉;结构合理,减少了碳粉的使用,工作效率高,同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亮度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涂层技术实现背光亮度均匀性补偿的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发光面板主要有两种入光方式,一种是侧入式发光面板,此种入光方式需要依靠导光板网点折射光线,改变光路方向发光,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一般采用调节网点大小,网点密度以及LED灯距,但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导光板网点优化难度较大,需要不断通过光学模拟不断改版试模来优化到位,更有甚者由于成本管控,导光板优化遇到瓶颈,视效不行,比如局部亮度提不上来,暗角等主观视效不良。第二种是直下式发光面板,这种方式无需导光板,但同样也会出现画面效果局部亮度不均的不良现象,且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要加装金属散热片。但是金属表面的热辐射系数很低,在没有对流传热的条件下,汇集到金属表面的热量很难散发出去。通过涂层技术改善金属表面的热辐射效率,是提高金属材料散热性能的重要途径。在电子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散热涂料被广泛关注;
在现有技术中,PCB板上往往会受温度过高的影响,从而降低LED的光通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元件受到损耗,降低PCB的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涂层技术实现背光亮度均匀性补偿的方式,对未喷涂纳米碳粉的常规PCB板进行组装并进行视觉效果判定,根据视觉效果判定画面划分出亮光区域和暗光区域,并将暗光区域标记为需优化灯区,能够有效地区分出PCB板上温度过高的区域,方便对局部温度进行控制,减少了碳粉的使用;通过打开第一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在转动齿和传动带相互配合下,两个传动轴均可带动夹具转动,两个夹具同时进行喷粉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夹具转动带动PCB板转动,方便对PCB板上不同区域进行均匀喷粉;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涂层技术实现背光亮度均匀性补偿的方式,该背光亮度均匀性补偿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选取未喷涂纳米碳粉的常规PCB板,并将使用常规PCB板组装成样机,同时采用直下式入光方式;
步骤二:对样机进行视觉效果判定,之后根据视觉效果判定画面划分出亮光区域和暗光区域,并将暗光区域标记为需优化灯区;
步骤三:将需优化灯区所在的PCB板背面通过自动喷涂装置喷涂纳米碳粉;
步骤四:将喷涂有纳米碳粉的PCB板进行组装,并对组装成的样机进行视觉效果判定;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纳米碳粉的制备过程如下:
S1:按重量称取树脂单体10ml,碳黑20g,酞青染料8ml,聚苯乙烯15mg,得到纳米碳粉的制备原料;
S2:将制备原料进行超声波发散,并加入低分子离聚物作为分散剂;
S3:加入分散剂后,将制备原料进行充分搅拌,并使其原料进行分子之间的聚合反应,聚合反应结束后进行洗涤过滤;
S4:洗涤过滤后,进行干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面发光LED搭配特殊结构折射透镜的应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向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