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美白对虾和梭鱼淡水生态混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9215.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平;沈辰;刘晴阳;田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9;C02F3/32;C02F3/34;C02F103/2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240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美 对虾 梭鱼 淡水 生态 混养 方法 | ||
1.一种南美白对虾和梭鱼淡水生态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放养南美白对虾淡化后规格约3cm的标粗苗3~5万尾/666.7m2,淡化后体长约2~3cm的梭鱼夏苗或8~10cm的鱼种2000~3000尾/666.7m2,200~500g/尾的鲢鱼5~8尾/666.7m2;根据不同养殖阶段投喂专用的对虾饲料或专用对虾饲料和粗蛋白含量为28%~30%的鱼全价配合饲料同时使用;投饲率为投喂对象存塘量的3%~12%;定期采用硅藻或小球藻,微生态制剂EM菌、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起捕时收获鱼虾的顺序为南美白对虾、鲢鱼、梭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美白对虾和梭鱼淡水生态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放苗顺序为先投放南美白对虾苗种,再投放梭鱼鱼种,同时搭配鲢鱼种;对虾苗投放后,一次性投放2~3cm梭鱼夏花苗种2000~3000尾/666.7m2,或先投放2~3cm梭鱼夏花苗种1500~2000尾/666.7m2,待对虾苗规格达5~6cm后,再投喂8~10cm梭鱼鱼种500~1000尾/666.7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美白对虾和梭鱼淡水生态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喂模式为,阴雨天气和水温16℃以下、32℃以上不投喂;对虾和鱼混养后的30d内,仅针对对虾投喂专用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按对虾存塘量的8%~12%,每天分3~4次投喂;对虾和鱼混养后的30~60d内,每天在投喂专用对虾料前0.5~1h,先投喂粗蛋白28%~30%的鱼全价配合饲料,投饲量为梭鱼总重量的5%~8%,然后投喂对虾专用配合饲料,投喂量按对虾总重的8%~12%,每天分3~4次投喂;对虾和鱼混养后的60~90d内,每天在投喂专用对虾料前0.5~1h,先投喂粗蛋白28%~30%的鱼全价配合饲料,投饲量为梭鱼总重量的5%~6%,然后投喂对虾专用配合饲料,投喂量按对虾总重的5%~8%,每天分2~3次投喂;在对虾捕捞后,仅投喂粗蛋白28%~30%的鱼全价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梭鱼总重量的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美白对虾和梭鱼淡水生态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质调控中,水温在20℃以下时,同时使用硅藻和肥料,快速肥水,水温在20℃以上时,同时采用小球藻和EM菌或枯草芽孢杆菌调节水质,每月1~2次,改善水体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美白对虾和梭鱼淡水生态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起捕方式为,对虾采用罾网捕获,鲢鱼采用大网目单层丝挂网捕捞,避免对梭鱼造成损伤,梭鱼先拉网锻炼后采用希网捕大留小,或采用拖网捕捞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2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