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3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9309.8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陈久存;黄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安长明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21/082 | 分类号: | C01B21/082;C09K11/65;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6380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及产品和应用,合成方法是以尿素或其它类尿素小分子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制得的产品为灰白色粉末,具有固相荧光,同时在室温条件能持续发射3~6s的肉眼可见蓝绿色磷光;其制备方法简单,不含有害金属,是一种新型的室温磷光材料;在3D打印、防伪、装饰、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的合成方法,还涉及由该方法制得的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室温磷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电子学,光电器件,化学、生物检测等领域。传统的磷光材料大多是含稀土元素的无机材料,贵金属配合物和纯有机化合物。然而这些材料往往有着高成本,有细胞毒性,需要复杂的制备过程等缺点。另外,很多传统磷光材料磷光寿命只能达到微秒至几毫秒,如此短的衰减时间在很多持续发光的领域应用都受到了限制。
C3N4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半导体,具有独特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由于其良好的光催化性能,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相比于其他的光催化剂,它的优点十分突出:能够吸收可见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并且无毒、来源丰富、制备成型工艺也简单。其衍生产品——C3N4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质,简单的制备和修饰手段、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尿素等小分子前驱体为原料进行高温高压反应,直接制得具有室温磷光性质的C3N4量子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得的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该C3N4量子点基磷光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磷光性能;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所述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发光材料中的应用,用于3D打印、防伪、成像、装饰等领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的合成方法,制备方法如下:以尿素或类尿素有机物为前驱体,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冷却,收集粉状物为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
本发明中,所述高温固相合成法是在温度为250~300℃、压力为4~8MPa、转速为500~800rpm下反应2~3h。
本发明中,所述类尿素有机为双缩脲、羟基脲或硫脲。
本发明中,冷却后还包括纯化,所述纯化包括水洗除去未反应原料,酸洗除去碱性副产物,醇洗除去其它有机副产物。
本发明中,所述前驱体按每1ml反应容器加入0.2~0.4g前驱体。
2、由所述合成方法得到的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所述磷光材料最佳激发波长为380 nm,磷光波长为420nm,磷光寿命为69.9ms。
本发明中,所述磷光材料于365nm紫外灯照射后,撤去光源能持续发射3~6s的肉眼可见蓝绿色磷光。
3、所述C3N4量子点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安长明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广安长明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3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