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煤粉在烧结中的利用方法及烧结混合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9420.7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明;张馨艺;庞焯刚;臧旭媛;邢相栋;吴育庆;王伟安;阮锦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24 | 分类号: | C22B1/24;C22B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煤粉 烧结 中的 利用 方法 混合 | ||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烧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超细煤粉在烧结中的利用方法及烧结混合料,通过将烧结燃料筛分获取超细燃料后,进一步细磨至200目以下占60%‑80%后与部分铁矿粉进行混合造球,二者混合比例按配碳量(碳氧摩尔比计算)为0.35%‑0.55%计,控制小球直径为3‑8mm占90%以上。而剩余铁矿粉、熔剂与粗粒燃料按常规方式混合制粒。小球和制粒料混合后在烧结机布料烧结、冷却筛分等完成烧结过程,烧结点火负压为5.5‑6.9kPa,点火温度为1050‑1150℃,烧结过程负压控制为7.5‑9.5kPa,料层厚度控制为850‑1000mm。本发明能够将超细煤粉有效的利用在烧结工艺中,即拓宽了超细煤粉的用途,同时还能够提高烧结矿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烧结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超细煤粉在烧结中的利用方法及烧结混合料。
背景技术
烧结工艺是将含铁粉矿和精矿经高温焙烧成有一定粒度、强度且化学成分稳定的适合高炉冶炼的原料,是目前钢铁冶炼的重要工序。烧结矿的技术指标将直接影响高炉冶炼的效果、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而通常烧结燃料破碎加工是开路流程,不能有效控制烧结燃料的粒度组成,造成燃料过粉碎,其中小于1mm的燃料(即超细煤粉)达到40%以上,烧结燃料中超细煤粉占比较大,目前超细煤粉不直接在烧结过程中用作燃料燃烧,而是将超细煤粉筛出后用作他用或废弃不用,如果废弃不用,那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于超细煤粉粒径较小,如果将直接粉碎的含有超细煤粉的燃料进行燃烧,超细煤粉会恶化燃料的透气性,增加煤耗以及烧结质量。烧结工艺也是一个相对耗能的工艺,如果能将超细煤粉合理利用起来,将会拓宽超细煤粉的用途,同时还避免了超细煤粉不必要的转运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煤粉在烧结中的利用方法及烧结混合料,本发明能够将超细煤粉有效的利用在烧结工艺中,即拓宽了超细煤粉的用途,同时还能够提高烧结矿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细煤粉在烧结中的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烧结燃料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大于1mm的第一燃料和粒径小于等于1mm的第二燃料;
将第一燃料、部分铁矿粉和其他烧结原料进行一次混合及二次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所述部分铁矿粉为铁矿粉质量的55%-90%;
将所述第二燃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第二燃料中,200目以下的物料占第二燃料质量的60%-80%,将研磨后的第二燃料与剩余铁矿粉进行混合,然后进行造球,得到混合料球;
将所述第一混合料与混合料球混匀,得到最终混合料;
将最终混合料用于烧结。
优选的,所述燃料为焦粉、兰炭和无烟煤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料中,粒度为0.5-3.0mm的铁矿粉的含量不小于所述部分铁矿粉总质量的70%。
优选的,所述烧结燃料的配碳比以固定碳含量计为2.6%-4.3%,混合料球中配碳量按碳氧摩尔比计算为0.35%-0.55%。
优选的,将最终混合料用于烧结,在布料烧结时,烧结点火负压为5.5-6.9kPa,点火温度为1050-1150℃,烧结过程负压控制为7.5-9.5kPa。
优选的,将最终混合料用于烧结时,料层厚度控制为850-100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烧结混合料,包括第一混合料与混合料球:
所述混合料球为粒径小于等于1mm的烧结燃料与烧结混合料中的一部分铁矿粉混合造球制得,其中,粒径小于等于1mm的烧结燃料中,200目以下物料的质量占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9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箱
- 下一篇:一种带虹膜人脸识别的巡逻消毒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