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0072.5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宁华;贾志宇;卢毅明;刘建环;曾敏福;陈辉洋;章建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臭氧 催化 氧化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污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单元(1)、臭氧催化氧化单元(2)、出水单元(3)、尾气处理单元(4),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集水区域(21)、臭氧催化氧化区域(22)、布水布气区域(23);
所述进水单元(1)和/或出水单元(2)沿进水方向与所述布水布气区域(23)相连通,所述集水区域(21)沿出水方向与出水单元(3)相连通,形成液流顺流通路;
所述进水单元(1)沿进水方向与集水区域(21)相连通,所述布水布气区域(23)沿出水方向与出水单元(3)相连通,形成液流逆流通路;
所述出水单元(3)和/或集水区域(21)沿出气方向与尾气处理单元(4)相连通,形成气流通路;
所述出水单元(3)沿反洗进水方向与布水布气区域(23)相连通,形成反冲洗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元(1)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2)之间经进水管(5)相连通,所述进水管(5)沿进水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进水支管(51)、进水泵(52)、第二进水支管(53),所述第一进水支管(51)上设有第一进水阀(54),所述第二进水支管(53)上设有第二进水阀(55);在所述液流顺流通路中,所述第二进水支管(53)上设有水射器(6),所述水射器(6)外接有臭氧进气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2)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A1)所述布水布气区域(23)内设有布水布气管,所述布水布气管选自单一布水布气管(231)或复合布气管中的一种;在所述液流顺流通路中,所述布水布气管为单一布水布气管(231);在所述液流逆流通路中,所述布水布气管为复合布气管;
A2)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区域(2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催化剂填料层(221)、布水布气层(222)、支撑板(223),所述支撑板(223)上设有多个水帽(224);
A3)所述集水区域(21)内设有集水渠(211);所述集水渠(211)与反洗废水收集渠(9)相连通,所述集水渠(211)与反洗废水收集渠(9)之间设有反洗废水闸门(91),所述反洗废水收集渠(9)外接有反洗废水管(9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布气管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B1)所述单一布水布气管(231)一端与第二进水支管(53)相连通,所述单一布水布气管(231)另一端外接有反洗进气管(81),所述反洗进气管(81)上设有反洗进气阀(82)且连接有鼓风机(83);
B2)所述复合布气管包括有第一布气支管(232)和第二布气支管(233),所述第一布气支管(232)外接有臭氧进气管(7),所述臭氧进气管(7)上设有臭氧进气阀(71);所述第二布气支管(233)外接有反洗进气管(81),所述反洗进气管(81)上设有反洗进气阀(82)且连接有鼓风机(83);所述第一布气支管(233)上设有多个臭氧布气盘(234),所述第二布气支管(233)的管道底部设有多个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单元(3)内设有多个廊道(31);在所述液流顺流通路中,所述出水单元(3)经循环管与第一进水支管(51)相连通,所述循环管包括循环主管(101)及多根循环支管(102),所述循环支管(102)一端与出水单元(3)相连通,所述循环支管(102)另一端与循环主管(101)相连通,所述循环主管(101)还与第一进水支管(51)相连通,所述循环支管(102)上设有循环阀(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0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