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0568.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白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点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06 | 分类号: | F28C3/06;F23M5/08;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烟气 再循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循环装置本体,所述循环装置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机箱,冷却机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小型冷却机,小型冷却机的冷却出风口与冷却机箱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循环机构,将循环装置本体传出的空气传入冷却机箱的内部,再由搅动机构对冷却机箱内部的水进行搅动,通过水的晃动将较大的气泡击碎,提高水对空气的降温效果,再将空气再次传入循环管的内部,通过循环管空气传入循环装置本体的内部,通过循环装置本体对空气进行二次加工,使其形成水冷烟气,从而达到了可以对空气进行循环水冷的效果,解决了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不能对空气进行循环水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水冷烟气循环装置是用于冷却锅炉的装置,一般都是直接将空气通过水冷烟气循环装置形成水冷烟气传入锅炉的内部进行冷却,不能对空气进行循环水冷,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水冷烟气温度不能达到最低,从而影响锅炉的冷却效率,从而降低了水冷烟气循环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具备可以对空气进行循环水冷的优点,解决了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不能对空气进行循环水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循环装置本体,所述循环装置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机箱,所述冷却机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小型冷却机,所述小型冷却机的冷却出风口与冷却机箱连通,所述冷却机箱的顶部设置有搅动机构,所述循环装置本体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装置本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右侧与循环装置本体连通。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与冷却机箱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冷却机箱并延伸至冷却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动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左侧设置有抽风泵,所述抽风泵的进风口与出风管连通,所述抽风泵出风口连通有传风管,所述传风管远离抽风泵的一端贯穿冷却机箱并延伸至冷却机箱的内部连通有连通管。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冷却机箱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冷却机箱的一端与循环管连通。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底部与冷却机箱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轴承,所述稳定轴承的顶部与冷却机箱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循环机构,将循环装置本体传出的空气传入冷却机箱的内部,再由搅动机构对冷却机箱内部的水进行搅动,通过水的晃动将较大的气泡击碎,提高水对空气的降温效果,再将空气再次传入循环管的内部,通过循环管空气传入循环装置本体的内部,通过循环装置本体对空气进行二次加工,使其形成水冷烟气,从而达到了可以对空气进行循环水冷的效果,解决了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不能对空气进行循环水冷的问题,该水冷烟气再循环装置,具备可以对空气进行循环水冷的优点,使用者在使用时水冷烟气温度可以达到最低,从而保证锅炉的冷却效率,从而提高了水冷烟气循环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点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点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