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收发结构、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0991.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6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崔钊;张锋;刘文渠;吕志军;董立文;宋晓欣;孟德天;王利波;侯东飞;黄海涛;姚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收发 结构 指纹识别 模组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收发结构、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该超声波收发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结构、压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中的一个,用于形成驱动器件结构的栅极结构、和/或用于与驱动器件结构的栅极结构同层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可以减少超声波发射和/或接收阶段超声波所需要穿透的膜层厚度,从而降低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另一方面,经过指纹的谷和脊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形成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作用于驱动器件结构的栅极,得到的信号强度更强,可有效提高指纹识别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超声波收发结构、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作为一种识别人的生物特征的技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更多的显示产品中,为人机交互(使用者与显示产品)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更大程度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按照工作原理分为:光学指纹识别、电容式指纹识别和超声波指纹识别。当使用者的手指上含有油渍或污渍时,采用光学指纹识别或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的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会大幅降低,而采用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指纹识别不会受手指上油渍或污渍的影响。
但是现有的超声波指纹识别产品存在灵敏度或准确率难以提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超声波收发结构、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超声波指纹识别产品的灵敏度或准确率难以提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收发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结构、压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
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中的一个,用于形成驱动器件结构的栅极结构、和/或用于与驱动器件结构的栅极结构同层设置。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第一基底、第一驱动器件结构和如第一个方面提供的超声波收发结构;
第一驱动器件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有源结构、第一栅极结构和第一源漏极结构;
第一有源结构位于第一基底的一侧;
超声波收发结构的第一导电结构形成至少部分第一栅极结构,和/或与第一栅极结构同层设置;
超声波收发结构的第二导电结构位于第一源漏极结构靠近第一栅极结构的一侧,或,第二导电结构与第一源漏极结构同层设置;
第一基底远离第一有源结构的一侧用于与显示模组的一侧相贴合。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和如第二个方面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
显示膜组的一侧与指纹识别模组的第一基底远离第一有源结构的一侧相贴合。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基底、显示驱动器件结构、像素结构和如第一个方面提供的超声波收发结构;
显示驱动器件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有源结构、栅极结构和源漏极结构;
有源结构位于基底的一侧;
超声波收发结构的第一导电结构形成至少部分栅极结构,和/或与栅极结构同层设置;
超声波收发结构的第二导电结构位于源漏极结构靠近栅极结构的一侧,或,第二导电结构与源漏极结构同层设置;
像素结构位于源漏极结构远离栅极结构的一侧。
第五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底的一侧制作第一有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