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防雾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1136.3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吕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8;B32B27/32;B32B27/18;B32B7/023;B32B7/02;B32B7/027;B32B33/00;B41M1/10;B41M1/30;B41M7/00;B65D65/40;B29D7/01;C09D11/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颜呈燕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防雾 包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冷防雾包装膜,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PET膜层、油墨层、第一PE膜层和第二PE膜层,所述第一PE膜层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含淋复高压料75~85份、粘接料15~25份和第一加工助剂5~8份,所述第二PE膜层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含热封料85~90份、冷防雾剂5~10份、开口母粒2~5份和第二加工助剂5~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防雾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含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40-50份、氧化淀粉5-10份、水性色浆50-60份和润湿分散剂1-3份,所述水性色浆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含颜料10-20份、分散剂1-5份、消泡剂0.1-1份和水45-5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防雾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淋复高压料为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其融指为1.8~2.2g/10min,其密度为0.91~0.93g/c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防雾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料为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类碱溶性树脂或马酸酐改性丙烯酸酯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防雾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助剂为氟弹性体或氟聚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防雾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料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防雾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防雾剂为PE防雾剂,所述PE防雾剂是以融指7~17g/10min的PE树脂为载体的料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防雾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工助剂为氟弹性体或氟聚合物。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冷防雾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配置PET膜层、第一PE膜层和第二PE膜层的原料,干燥备用;
S2、将PET膜层的原料投入螺杆挤出机,经熔融挤出、双向拉伸、定型得到PET膜层;
S3、先将PET膜层的外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再通过凹版将油墨印刷在PET膜层的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油墨层;
S4、将第一PE膜层的原料投入第一淋膜机,熔体温度控制在320~340℃,膜口间隙控制在100~120mm,淋膜复合于油墨层上,冷却至10~25℃后形成第一PE膜层;
S5、将第二PE膜层的原料投入第二淋膜机,熔体温度控制在310~320℃,膜口间隙控制在140~160mm,淋膜复合于第一PE膜层上,冷却至10~25℃后形成第二PE膜层;
S6、将由PET膜层、油墨层、第一PE膜层和第二PE膜层组成的复合膜进行后处理,即得到冷防雾包装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1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全身供暖的制热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