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中华栉孔虾虎鱼与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及其鉴别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881843.2 申请日: 2020-08-28
公开(公告)号: CN111961733A 公开(公告)日: 2020-11-20
发明(设计)人: 王海山;叶乐;张雅剑;黄琴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董大媛
地址: 572022*** 国省代码: 海南;4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鉴别 中华 栉孔虾虎鱼 孔虾虎鱼 dna 条形码 及其 鉴别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中华栉孔虾虎鱼与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及其鉴别方法和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中华栉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扩增所述的DNA条形码的引物,包括12S‑F299和12S‑R515;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待鉴别样本的基因组DNA;用所述的引物扩增所述的待鉴别DNA;将扩增产物的序列与DNA条形码进行比对;确定待鉴别样本的种类。利用本发明提供的DNA条形码鉴别中华栉孔虾虎鱼与孔虾虎鱼结果稳定,可重复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鉴别中华栉孔虾虎鱼与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及其鉴别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华栉孔虾虎鱼(Ctenotrypauchen chinensis Steindachner,1867)为栉孔虾虎鱼属的唯一物种,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虾虎鱼科(Gobiidae)。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其主要形态特征为:背鳍VI+50~58;臀鳍42~50;胸鳍14~15;腹鳍I+5;尾鳍17。纵列鳞67~74;横列鳞14~16;体长70~90mm:体长为体高9.6~10.4倍,为头长6.8~7.1倍;头长为吻长3.8~4.2倍,为眼径10~14倍。体延长,颇侧扁。头宽短而高,侧扁。头后中央具一纵棱嵴,幼体嵴的边缘有细锯齿。吻短钝。眼颇小,为皮肤所盖。口小,前位,波曲。下颌弧形突出。两颌各具2行向内弯曲小牙,无犬牙。鳃盖上方具一凹陷,内通盲腔,不与鳃腔相通。体被小圆鳞,头部、项部无鳞,胸部、腹部具分散小鳞。背鳍及臀鳍基部长,均与尾鳍相连。腹鳍小,愈合为一吸盘,后缘不完整,具深凹缺。体淡紫红色或蓝褐色。中华栉孔虾虎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和渤海,其与孔虾虎鱼(Trypauchen vagina)类似,均为暖水性近岸底层小型鱼类。中华栉孔虾虎鱼虽然无经济价值,但其是本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物种。由于中华栉孔虾虎鱼与孔虾虎鱼形态较为相似,仅凭借形态特征容易造成误鉴定。因此寻找区分中华栉孔虾虎鱼和孔虾虎鱼的可靠标准,从混杂的个体中鉴别、分离样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别中华栉孔虾虎鱼与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及其鉴别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微型DNA条形码将两种虾虎鱼进行鉴别,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准确性高;有助于解决种质混杂等问题,为鱼类分类学研究及其多样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中华栉孔虾虎鱼与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华栉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扩增所述的DNA条形码的引物,包括12S-F299和12S-R515;所述12S-F29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12S-R51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DNA条形码鉴别中华栉孔虾虎鱼与孔虾虎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鉴别样本的基因组DNA获得待鉴别DNA;

2)以步骤1)中获得的待鉴别DNA为模板,以所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产物;

3)将所述扩增产物的序列与DNA条形码进行比对;如果所述扩增产物序列和中华栉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一致,则待鉴别样本为中华栉孔虾虎鱼;如果所述扩增产物序列和孔虾虎鱼的DNA条形码一致,则待鉴别样本为孔虾虎鱼。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扩增的扩增体系以25.15μL计,包括以下组分:超纯水17.5μL,10×buffer 2.5μL,dNTPs 2μL,rTaq 0.15μL,待鉴别DNA 1μL,引物12S-F2991μL,引物12S-R5151μ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经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