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补偿喉口游隙来减小贴装力的光学放置检测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2286.6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2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阿诺·斯坦恩;马库斯·休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进装配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H05K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游隙 减小 贴装力 光学 放置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贴装元件贴装到对象上的贴装系统。该贴装系统包括具有连接元件的驱动体、驱动器、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连接元件配置成将通过驱动器提供的驱动力传递到吸移器上的对配连接元件。驱动器配置成使驱动体进行运动。第一传感器配置成确定吸移器的可动元件相对于吸移器的基体运动的第一测量值。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配置成确定基体相对于驱动体运动的第二测量值,并且控制器配置成:在数学比较过程中,将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吸移器的可动元件运动的校正行程,并基于该校正行程来检测吸移器的可动元件上的待布置贴装元件是否放置在对象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贴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装系统以及一种贴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采用贴装系统给例如印刷电路板的表面贴装例如发光二极管的贴装元件。这里借助吸移器拾取贴装元件并将其下放到表面上。相应地,吸移器在下放过程中必须进行运动才能使布置于吸移器上的贴装元件与表面相接触。
为使吸移器进行运动,贴装系统配备有驱动器,该驱动器通过连接元件将其驱动力传递到吸移器的对配连接元件。连接元件与对配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配有运动公差或“游隙”,因此驱动器促使吸移器进行的运动会经历运动公差引起的方差。这就导致需要大幅度的运动来检测贴装元件在表面上的放置,可以由传感器区分该运动与运动公差,并相应地将其识别为放置运动。这种大幅度的运动只能通过相应大型的弹簧元件来实现,但需要更大的驱动力或贴装力才能进行运动。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改进的贴装过程。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供一种使用最小的贴装力将贴装元件贴装到表面上的可行方案。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各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主题。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提出了具有各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贴装系统和贴装方法。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和细节参阅各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在本发明中,结合根据本发明的贴装系统描述的特征和细节当然也适用于结合根据本发明的贴装方法,反之亦然,从而就披露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而言,始终相互引用或能够相互引用。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装系统。该贴装系统包括具有连接元件的驱动体、驱动器、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连接元件配置成将通过驱动器提供的驱动力传递到吸移器上的对配连接元件。驱动器配置成使驱动体进行运动。第一传感器配置成确定吸移器的可动元件相对于吸移器的基体运动的第一测量值。至少一个第二传感器配置成确定基体相对于驱动体运动的第二测量值。控制器配置成:在数学比较过程中,将第一测量值与第二测量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吸移器的可动元件运动的校正行程,并基于该校正行程来检测吸移器的可动元件上的待布置贴装元件是否放置在对象上。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检测”应理解为测定或识别一种状态的过程,该状态尤其是吸移器的可动元件上的待布置贴装元件是否放置在对象上。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控制器应理解为计算单元,例如用于调节或控制技术组件(例如所述贴装系统的各个组件)的处理器。
所述贴装系统包括驱动体,该驱动体可以例如是长形的刚体。通过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驱动器可使驱动体进行运动。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驱动器配置成使驱动体特别是向相应吸移器的顶端或可动元件的运动方向进行运动。为此,驱动器可以包括升降元件,例如气动、电动、磁力或液压元件。
驱动体包括连接元件,例如卡钩或容纳部,例如孔眼或凹口,以便将通过根据本发明提出的驱动器提供的驱动力传递到吸移器,随之使布置于吸移器上的贴装元件进行运动,并最终使其布置在表面上。连接元件配置成与吸移器上的对配连接元件相互作用或者以形状配合方式或力配合方式连接到对配连接元件。为此,连接元件可以接合在对配连接元件中,或者对配连接元件可以接合在连接元件中,以便提供连接元件与对配连接元件的形状配合方式或力配合方式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进装配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先进装配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