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吊轨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2598.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川川;姚昱岑;邹浩;廖长荣;雷梦洁;伍国果;张杰;邹鑫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1;B60L5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地址: | 402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充电 吊轨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吊轨式系统,该系统包括环形轨道(1)、“王”字形移动滑轨(2)、滑动机构(3)、传输机构(4)、收卷机构(5)以及充电机构(6);其中,所述“王”字形移动滑轨(2)包括移动机构(21)与顶升机构(22),所述滑动机构(3)包括滑轮(31)、活动轴(32)以及第二滑块(33),所述传输机构(4)包括电刷(41)、连接头(42)、输电线(43)以及滑触线。该系统可根据用户停车位置实现充电机构的移动,有效减少了充电桩的场地占用面积,不需要对停车区域进行严格划分,该系统具有可移动、根据用户需求自主控制充电枪位置的特点,方便用户使用、无需用户为充电位置等待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吊轨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短缺危机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电动汽车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已逐步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电动汽车主要利用车载蓄电池组提供的电源来驱动交流AC后直流DC电动马达来供给车辆行驶动力,其由电动机驱动替代传统的发动机驱动,从而无需使用石油等能源、也不会造成尾气污染环境。
但是由于电动汽车需要长时间充电,故需要充电桩供以匹配电动汽车的使用;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不断增多。目前,电动汽车专用的充电装置,如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柜等,都是固定式、单一式且体积笨重,一般一个充电桩或充电柜只能供给一到两个电动汽车使用,其占地面积大,且一个充电桩被使用后、用户只能寻找另一个充电桩,不利于多辆电动汽车的同时使用,因此造成场地浪费以及不利于大规模使用。同时,现有充电桩或充电柜大多是固定在场地上,充电枪所连接的充电线长度有限,需要用户严格按照规定的区域进行停车操作,操作性复杂、选择性较少;因而,用户在电动汽车充电的场合和时间选择上,很难自主控制,给用户带来很大不便,也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吊轨式系统,该系统有效减少了充电桩的场地占用面积,且仅需用户按照一般停车将车停泊在停车位中、不需要对停车区域进行严格划分,具有可移动、根据用户需求自主控制充电枪位置的特点,方便用户使用、无需用户为充电位置等待。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吊轨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轨道、“王”字形移动滑轨、滑动机构、传输机构、收卷机构以及充电机构;所述环形轨道为多条、且相邻两条环形轨道的平行边均对应设置一开口,所述开口对应所述“王”字形移动滑轨;所述滑动机构初始位置设置在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滑动机构内部设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底部设置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底部设置充电机构;
所述环形轨道包括横梁;所述“王”字形移动滑轨包括移动机构与顶升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框架、伺服电机、丝杠、导轨、第一滑块、底框以及移动轨道,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安装在停车场顶部、且所述支撑框架一侧固定安装一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所述丝杠固定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底框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框架底部平行设置两根导轨且所述导轨与所述丝杠相互平行,两根所述导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下端与所述底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框底部固定连接三根移动轨道,三根所述移动轨道相互之间分别平行且均垂直与所述丝杠、且任意相邻两根移动轨道的距离均等于两条所述环形轨道相对平行边的距离;所述移动轨道内腔两侧顶端的中部分别安装一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导向支座、伸缩杆、复位弹簧、齿条、齿轮、旋转轴、固定块以及顶升杆,所述导向支座上表面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轨道的内部顶面,所述伸缩杆贯穿所述导向支座且与所述导向支座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导向支座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所述齿条上表面齿轮连接一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套接在一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通过固定块与所述移动轨道的内部顶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顶升杆且所述固定块位于齿轮与顶升杆之间;所述横梁对应所述顶升机构位置设置拨动块、所述拨动块与所述横梁内腔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配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慧农业气象因子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