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灯壳体自动装配及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3249.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0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英;杨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晟亚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6;B25B11/00;G01B21/00;G01L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柳维军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灯 壳体 自动 装配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灯壳体自动装配及检测设备,包括底座面板、压紧机构、定位机构、自动安装螺母机构、防反装安装机构、线束到位及防错检测机构;实现车灯壳体的自动装配及检测环节,节约人员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效地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中因安装不固定造成的划伤等废品。通过防反装安装U型卡扣机构、电子尺检测机构、线束到位及防错检测机构的配合检测,有效的防止人工操作过程中漏装、反装、装配不到位等问题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装配领域,涉及一种汽车车灯壳体自动装配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装配主要采用人工手工装配或者工装装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人为原因造成产品装配不到位,以及某安装点位装配过程中漏装、反装,造成产品装配不合格,这对产品后期检验及使用过程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果,而对于汽车车灯壳体内部件的装配采用自动装配及具备检测装配是否到位的设备目前市场上是完全的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缺点,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汽车车灯壳体自动装配及检测设备。
一种汽车车灯壳体自动装配及检测设备,包括底座面板、压紧机构、定位机构、自动安装螺母机构、防反装安装机构、线束到位及防错检测机构;一定数量的压紧机构按车灯仿形依次固定于底座面板上,压紧机构上含有自动伸出装置,受启动按钮控制,可夹紧壳体;压紧机构旁设置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面板;防反装安装机构固定于气缸前端,气缸固定于底座面板上,气缸上下移动,带动防反装安装机构上下移动,防反装安装机构设有一定数量及形状;防反装安装机构包括定位销、仿形块、仿形底座,所述仿形底座固定于气缸前端,所述仿形块由一定形状的上下两个仿形块组成,所述定位销位于仿形块后端;自动安装螺母机构包括举升气缸、伺服电机、电子尺检测部件,举升气缸固定于压紧机构下方,带动螺钉能够向上移动,举升气缸左侧固定一电子尺检测部件,电子尺检测部件固定于底座面板上,能够上下移动;伺服电机固定于压紧机构侧方,带动螺母运动;线束到位及防错检测机构包括线束安装头、线束安装头到位检测块、线束安装头侧平面防错检测块、检测块固定底座及检测气缸;检测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面板,检测气缸上方连接一检测块固定底座,线束安装头到位检测块及线束安装头侧平面防错检测块分别固定线束安装头两侧,并且下端固定于所述检测块固定底座上。
优选的,定位机构为插销定位方式。
优选的,所述防反装安装机构仿形块形状为U型。
优选的,防反装安装机构上端设有感应器。
优选的,防反装安装机构前端用于承载卡片夹子的部件材质为强磁性材料。
优选的,自动螺母安装机构还包含一感应器,感应器位于电子尺右侧,用于感应待安装件空心螺母。
优选的,自动螺母安装机构中的伺服电机下方固定于导轨上,伺服电机能够在导轨上左右平移。
优选的,底座面板的一角固定一连接线插口,连接线插口连接检测设备与外接电源。
一种汽车车灯壳体自动装配方法,采用了上述一种汽车车灯壳体自动装配及检测设备完成了车灯壳体内部件的装配。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的自动定位及检测机构,确保装配点位完全装配到位,解决了车灯壳体内部件安装不到位引起的松动、易脱落等问题;2、设计的感应器能够监测待安装件,解决了传统安装因缺少监控识别,人员因失误导致漏装问题;3、关键的根据仿形结构设计了防反装安装机构,防止人员操作失误产生反装,避免了对车灯造成的严重质量问题;4、设计的自动螺母安装机构不仅仅能够自动安装螺母,并且确保每一个车灯安装的螺母旋紧相同深度,使得出厂的车灯部件规格更统一;5、设计的线束安装机构,能够将繁杂的摆线按统一标准安装,解决了不同工人不同摆线的问题,使得产品更趋于标准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晟亚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晟亚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