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吸附分解有害物质的土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3326.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4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威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2;B01D53/02;C05G3/00;C05G3/80;C05F3/00;C05F17/10;C05F17/20;C05F17/80;A01G24/20;A01G24/28;A01G24/10;A01G2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吸附 分解 有害物质 土壤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于吸附分解有害物质的土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复合菌种按比例混合进行活化,将得到的活化菌液按比例拌入蚯蚓粪土中,调配好的土壤放入培养区,将培养区封闭后在培养区内投放0.05%甲醛溶液,封闭培养72‑120小时得到土壤成品,一种利于吸附分解有害物质的土壤使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上述土壤的应用,将所述土壤用于栽培空气净化专用植物和制成有害物质吸附净化包,本发明将调配好的土壤进行封闭培养,培养区内投放甲醛溶液等,刺激菌群中降解菌不断降解适应,增强活性,并调节土壤中菌群结构,培养结束后土壤存在大量活性降解菌群,增加土壤肥力与各种微量元素。可作为不同功用的空气净化配方土壤核心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于吸附、分解有害物质的土壤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与工业重污染目前最有效的治理方法为生物治理法,通过针对性培养的活性微生物种群快速降解污染物,其多用于工业污染废水,废气,生活垃圾,农业养殖等方面,而针对于土壤吸附分解有害物质的研究并不多见,大面积土壤污染无法有效解决。
自然界很多微生物都具备吞噬分解有害物质的能力,针对甲醛、TVOC、苯系物等有害气体污染的分解有多种降解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与甲基营养菌类,通过应用合理的多种土壤配比与微生物菌群添加,可以大幅度增加土壤吸收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的能力,同时提供给植物更均匀的营养,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蚯蚓粪是一种纯天然的精微有机土壤,为颗粒状多孔结构,可大量吸附空气中的气体分子,也是一种最洁净的有机肥料。其内含大量微量元素,同时含有丰富的多糖,氨基酸,可以提供微生物菌群最佳的生存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普通土壤吸附分解有害物质能力较差,不能有效解决大面积土壤污染,更不能有效的吸附和分解空气中残留的有害气体,提供了一种利于吸附分解有害物质的土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合理土壤选择与微生物菌群添加,可以大幅度增加土壤吸收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的能力,同时提供给植物更均匀的营养,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可应用于空气净化专用特种植物栽培;可制成有害物质吸附净化包替代活性炭包等传统吸附产品并且长期有效持续活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于吸附分解有害物质的土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复合菌种按比例混合进行活化,活化方法为10g复合菌种粉加入1L水中搅拌均匀静止1小时得到活化菌液;
步骤2:将步骤1中得到的活化菌液按比例拌入蚯蚓粪土中,搅拌机低速搅拌30分钟。
步骤3:将步骤2中调配好的土壤放入培养区,将培养区封闭后在培养区内投放0.05%甲醛、TVOC等溶液,封闭培养72-120小时得到土壤成品,封闭培养时间可以是72小时、85小时、95小时、105小时或120小时等。
优选的是,所述复合菌种采用活性污泥提取。
优选的是,所述复合菌种包括革兰氏阴性菌、硝化与反硝化细菌属假单胞细菌和芽孢杆菌,所述复合菌种中按质量份数比为按芽孢杆菌4份、硝化与反硝化细菌属假单胞细菌1份、革兰氏阴性菌1份。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每1立方米蚯蚓粪土添加含有1000g复合菌种的活化菌液。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培养区的土壤湿度调节为60%-70%,所述土壤湿度可以是60%、62%、65%或70%等,土壤PH值6-6.5,土壤PH值可以是6、6.2、6.4、6.5等,所述培养区温度控制在25-30℃,所述温度可以控制在25℃、27℃、28℃或30℃等。
一种利于吸附分解有害物质的土壤,使用上述土壤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威,未经郭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3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