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氧器软化水供给泵安全联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3442.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葛明;屈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0 | 分类号: | F04B49/00;F04B49/02;F04B49/06;F22D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11500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化 供给 安全 联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氧器软化水供给泵安全联动控制系统,是通过PLC控制器中的预置程序监控与m台除氧器对应的气动液位调节阀LVi的开度,并采用手/自动转换开关S1和安全联动控制电路控制n台软化水供给泵的启动或者停止,其中,n≥3,m≥2,i=1,2,…,m;PLC控制器中的预置程序是指一个气动液位调节阀LVi的开度达到90%以上时,自动逐台启动软化水供给泵至每个LVi的开度均<90%,所有气动液位调节阀LVi的开度均达到50%以下时,自动逐台停止软化水供给泵至其中一个LVi的开度>50%。通过除氧器使用负荷,软化水供给泵根据流量需要,自动确定在线运行数量,节约能耗,延长了机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蒸汽锅炉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氧器软化水供给泵安全联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容器中,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量是与水面上气体的分压成正比。热力除氧是指利用蒸汽将锅炉给水加热到大气式热力除氧器压力(0.018MPa)下的饱和温度,这时水表面蒸汽压力接近于水面的全压力,溶解在水中的各种气体的分压力接近于零,给水不具备溶解气体的能力,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就会析出,从而达到除去氧气,保护热力设备及管道的目的。除氧器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热力除氧的原理,保证给水的品质。若水中溶解氧气,就会使与水接触的金属被腐蚀,同时在热交换器中若有气体聚积,将使传热的热阻增加,降低设备的传热效果。因此水中溶解有任何气体都是不利的,尤其是氧气,溶解氧对锅炉的腐蚀作用,缩短锅炉设备的使用寿命,直接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
目前的除氧器控制系统中,软化水供给泵的控制主要采用单台手动控制水泵起停方法,或多台泵均须处于在线备用状态下,方可实现自动控制。
当系统切换至自动运行时,现场起停控制按钮失效,软化水供给泵接收系统控制中心自动发出起停命令控制,多台软化水供给泵通常投入两台同时起动运行,供水量调节阀根据除氧器液位进行自动调节开度,实现闭环控制,当除氧器负荷较低时,系统仍同时运行两台软化水供给泵,造成能源浪费。而且,系统在自动运行时,若要对软化水供给泵进行故障检修,则整个系统需要切换至手动控制,将对应供电设备断电后方能检修,影响设备安全操作,操作过程繁杂。
当系统切换至手动运行时,软化水供给泵现场起停控制操作按钮参与起停控制,操作人员需人工监视除氧器温度、压力、液位,实时调整相关参数,保证除氧器控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研究一种在自动运行状态的除氧器控制系统中,既可以实现自动调节软化水供给泵的运行数量,还可以解决检修时可以单独控制要检修的设备,而不需要改变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氧器软化水供给泵安全联动控制系统;具体是:在多台软化水供给泵为除氧器供水的工艺系统中,通过对软化水供给泵二次回路进行改造,将现场操作按钮锁停位(STj带保持锁停位功能)串入现场启动与远程PLC控制器启动控制回路中,系统在手动或自动状态下现场操作按钮均能停机,及时为后续故障处理提供安全保障;本发明还优化人机界面,每台泵都设有“投入运行”和“屏蔽检修”选择开关,当对应机泵设备需要检修时,使切入“屏蔽检修”状态,控制系统仍能自动运行;通过预置程序实现供水量阀门开度调节,减少软化水供给泵在线运行数量,当软化水供给管线阀门开度较小时,说明供水压力充足,可适当降低主管道供水压力,系统自动停一台供给泵,实现节约能源、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除氧器软化水供给泵安全联动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中的预置程序监控与m台除氧器对应的气动液位调节阀LVi的开度,并采用手/自动转换开关S1和安全联动控制电路控制n台软化水供给泵的启动或者停止,其中,n≥3,m≥2,i=1,2,…,m;
安全联动控制电路包括手/自动切换控制回路L0、每台软化水供给泵的控制回路Lj和主电路为Lj#,其中,j=1,2,……,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