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或弱酸性锌基电池的多功能复合电解液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3598.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2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迟晓伟;邱奇粮;刘宇;杜月秀;黄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 弱酸 性锌基 电池 多功能 复合 电解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性或弱酸性锌基电池的多功能复合电解液,所述多功能复合电解液包括:溶剂、溶质、和多功能修饰剂;所述溶剂选自锌盐;所述多功能修饰剂选自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增溶剂、季铵盐抗枝晶剂、咪唑基防腐蚀剂、锌离子络合剂中的至少3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电池用电解液,具体涉及一种中性或弱酸性锌基电池的多功能复合电解液,属于锌电池电解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锌基水系电池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特点,在大规模储能和便携式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锌基水系电池采用弱酸性(pH在3-7之间)的盐溶液为电解液,高比能量的金属锌为负极,高稳定性的离子脱嵌化合物为正极。在电池的循环充放电过程中,锌负极侧发生锌离子的溶解沉积反应,正极侧发生离子的嵌入脱出反应,电解液起离子传输作用。金属锌的电极电位为-0.76V,化学活性较高,在弱酸性的盐溶液中不稳定,易发生腐蚀反应而损耗,导致电池容量的衰减,降低了电池性能。同时,金属锌负极在电池的循环充放电过程中,锌离子的不均匀溶解和沉积,会导致锌枝晶的生长,锌枝晶的折断溶解将导致“死锌”产生,锌负极将不断损耗,减低电池的循环寿命;当锌枝晶刺穿隔膜,将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电池报废。
根据中国发明专利文献1(公开号CN109273759A),为解决锌负极腐蚀和枝晶生长问题,该发明用醚类溶剂替换水溶剂,虽然能够缓解锌负极腐蚀和枝晶生长问题,但有机溶剂的使用显著降低了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而且成本相对较高。
根据中国发明专利文献2(公开号CN110828896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枝晶抑制多功能修饰剂的用途、含该多功能修饰剂的电解液和电池,其效果是能够有效抑制金属枝晶生长,但却未提及多功能修饰剂的抑腐蚀作用。
根据中国发明专利文献3(公开号CN108807910A),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其在电解液中添加微量的锰盐和缓蚀剂,能够有效地缓解锌腐蚀、钝化等问题。然而却未提及多功能修饰剂的抑枝晶生长作用。
上述专利在锌基水系电池中,仅能够适当解决锌基水系电池的某个技术问题,但均未能在水系电解液的基础上,从多功能、全方位的角度考虑到锌负极侧在锌基水系电池中的腐蚀、枝晶生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锌基水系电池用的多功能复合电解液,所述多功能复合电解液包括:溶剂、溶质、和多功能修饰剂;所述溶剂选自锌盐;所述多功能修饰剂选自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增溶剂、季铵盐抗枝晶剂、咪唑基防腐蚀剂、锌离子络合剂中的至少3种。
在本发明中,含有至少3种饰剂的复合电解液,不仅能够有效缓解锌电极在水系电解液中存在的腐蚀问题(基于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增溶剂、咪唑基防腐蚀剂),同时能够有效抑制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锌枝晶生长问题(基于表面活性剂、有机高分子增溶剂、季铵盐阳离子),从而提高锌基水系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较佳的,所述溶剂为水。
较佳的,所述锌盐选自三氟甲磺酸锌、硫酸锌、醋酸锌、硝酸锌、氯化锌、高氯酸锌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溶质还包含其它金属盐,所述其他金属盐的阳离子选自钾离子、钠离子、锂离子、锰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铝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的,所述其他金属盐选自三氟甲磺酸盐、硫酸盐、醋酸盐、硝酸盐、氯化盐、高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的,所述锌盐的浓度为0.1~3moL/L;所述其他金属盐的浓度为0.1~1moL/L。
较佳的,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20、吐温-80、surfynol 104E、OP-(4、6、7、9、10)、NP-(4、6、7、9、10)中的至少一种;其中OP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NP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数字代表分子结构中加成的环氧乙烷片段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刷头
- 下一篇:三唑磺酰胺衍生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