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热保温橡塑卷材加工收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3925.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7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龚大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大娇 |
主分类号: | B65H18/08 | 分类号: | B65H18/08;B65H75/28;B65H35/02;B65H20/02;B65H19/30;B65B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热 保温 卷材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热保温橡塑卷材加工收卷系统,涉及橡塑卷材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收卷装置、整边装置以及捆扎件,收卷装置包括操作台、上运料辊、下运料辊、驱动链条、驱动气缸、剪切刀以及卷料筒,整边装置弧形转动条、电加热切边丝、防烫套以及安装槽,捆扎件包括固定架、倾斜引导柱、固定柱、弹性导向板、伸缩气缸以及套设筒,本发明具有对橡塑海绵收卷速度快、收卷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塑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热保温橡塑卷材加工收卷系统。
背景技术
橡塑卷材属于橡塑保温材料的一种,橡塑保温材料的生产和在建筑中的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后,国外就己经普遍重视,力求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国外橡塑保温材料工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建筑节能用橡塑保温材料占绝大多数,如美国从1987年以来建筑橡塑保温材料占所有保温材料的81%左右;由于其环保节能且使用价格低廉,目前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在橡塑卷材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块状橡塑海绵裁剪至一定的长度,再将经过裁剪之后的橡塑卷材进行卷绕固定,以方便实际对橡塑卷材进行运输以及储藏,提高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在现有的对橡塑海绵进行卷绕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操作人员将块状的橡塑海绵进行手工卷绕,当卷绕完成之后再对橡塑海绵进行捆扎固定即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对橡塑海绵的卷绕以及捆扎固定均有操作人员手工完成,在操作人员工作的过程中工作量较大,以致于对橡塑海绵进行包扎的效率降低,从而降低橡塑海绵的生产效率,故在对橡塑海绵进行捆扎收卷的过程中还有可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热保温橡塑卷材加工收卷系统,具有对橡塑海绵收卷速度快、收卷效率高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绝热保温橡塑卷材加工收卷系统,包括收卷装置、整边装置以及捆扎件,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操作台、上运料辊、下运料辊、驱动链条、驱动气缸、剪切刀以及卷料筒,所述操作台设于地面上,所述上运料辊转动连接于操作台上,所述下运料辊转动转动连接于操作台上且位于下运料辊上方,所述驱动链条与上运料辊与下运料辊啮合以驱动上运料辊、下运料辊转动,所述上运料辊与下运料辊之间形成有供橡塑材料转运的转运空间,所述驱动气缸设于操作台上且朝向转运空间延伸,所述剪切刀设于驱动气缸朝向转运空间的一端以对橡塑卷材进行裁剪,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供裁切刀裁切的裁切口,所述卷料筒通过电机转动连接于操作台的端部,所述卷料筒上设置有对橡塑卷材进行夹持的夹持部;
所述整边装置弧形转动条、电加热切边丝、防烫套以及安装槽,所述弧形转动条转动连接于操作台靠近卷料筒的一端,所述电加热切边丝安装于弧形转动条上,所述防烫套一体设于弧形转动条端部,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操作台上以供弧形安装条以及电加热切边丝嵌设安装;
所述捆扎件包括固定架、倾斜引导柱、固定柱、弹性导向板、伸缩气缸以及套设筒,所述固定架设于工作台上,所述伸缩气缸设于固定架上且朝向减料通的方向伸出,所述套设筒固定安装于伸缩气缸远离固定架的一端,所述倾斜导向柱一体设于套设筒远离伸缩气缸的一端,所述固定柱一体设于倾斜导向柱远离套设筒的一端,所述弹性导向板设置于固定柱远离倾斜引导柱的一端且向固定柱的方向伸出,所述固定柱上开设有供弹性导向板弯曲形变移动的移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持压簧、夹持板以及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开设于卷料筒上且贯穿卷料筒,所述夹持压簧一端安装于夹持槽槽底,所述夹持压簧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夹持板上以将夹持板向夹持槽中推动,所述夹持板与夹持槽之间形成对橡塑卷材夹持的夹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大娇,未经龚大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