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额定电压3600V轨道车辆用跳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3955.1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冷静;夏明慧;蒋正勇;甘胤嗣;陈大勇;顾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3/28;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7/295;H0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潘云峰 |
地址: | 225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额定 电压 3600 轨道 车辆 跳线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额定电压3600V轨道车辆用跳线电缆,额定电压3600V轨道车辆用跳线电缆由内至外包括导体、隔离层、绝缘层、绕包层和护套层,导体为镀锡退火铜导体,隔离层由两层半导电尼龙带绕包而成,绝缘层和护套层均为特种硅橡胶层,绕包层为特氟龙网格带绕包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跳线电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要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跳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额定电压3600V轨道车辆用跳线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正在欧洲和整个世界范围内经历着一段复兴,铁路运输为大众提供了快捷、舒适和安全的旅行,以及便宜快捷的货物运输,同时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土地的高效使用和节约能源。公众的这种热情意味着轨道车辆设备制造商的订单骤增,在公共交通工具中运用的各种设备和线缆便产生新的需求,从内部运营信号和能源系统的线缆,到旅客娱乐和信息的线缆。高速列车,尤其是跨越边界的铁路干线,正在比利时、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及北欧境内建设。同时,货物运输在欧洲、美国和远东地区急速增长,传统的地下铁、全自动地铁、郊区的轻轨地铁,在特别拥挤的城市和郊区解决了人口密集和交通网络交错的问题。最新的术语称“持续流动”,即指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安全、最舒适得的方法运送最大的人流。专家们相信,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世界铁路将承载二倍的人流和三倍的货物量。然而,我们必将面临挑战,包括改造流线车型的成本,必要的升级,系统的集成,更完善的客户服务和创新,使之比公路和航空运输更具竞争力。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迅速发展,与之配套的轨道车辆电缆的市场需求猛增。跳线是轨道车辆车体与车体之间或车体外部变流设备到转向架间的移动链接电缆。跳线是动车组之间的关键部位,由于动车在运行过程中,车厢间互相不直接连接,对跳线电缆强度、柔软性能要求很高。目前国内尚未开发出轨道车辆跳线产品,产品主要来自于进口。
轨道车辆用跳线电缆符合轨道车辆电缆市场发展的方向,实现轨道车辆跳线国产化,具有重大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额定电压3600V轨道车辆用跳线电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跳线电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要求的技术问题。
一种额定电压3600V轨道车辆用跳线电缆,所述额定电压3600V轨道车辆用跳线电缆由内至外包括导体、隔离层、绝缘层、绕包层和护套层,所述导体为镀锡退火铜导体,所述隔离层由两层半导电尼龙带绕包而成,所述绝缘层和护套层均为硅橡胶层,所述绕包层为特氟龙网格带绕包层。
本申请实施例对导体进行设计,以提高电缆的耐高低温、耐候性,本申请实施例对绝缘层和护套层的原材料进行选择和替换,以此提高产品的整体强度,使之符合标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由三十七股线束绞合而成,且导体分为四层线束层,所述线束层自内而外依次为一股线束、六股线束、十二股线束和十八股线束,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该种绞合方式,使得单丝紧凑,以此降低导体外径,提高导体结构稳定性能,防止后道挤橡过程中造成绝缘偏芯,保证导体的柔软性能,以确保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优异的弯曲性能。
进一步地,每层所述线束层外侧绕包有一层微孔聚四氟乙烯带,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提高电缆强度和韧性、耐腐蚀好,耐化学试剂,耐污性好,体积小重量轻,耐磨。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由三十三根铜线绞合而成,且线束通过芳纶束绞,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以此提高电缆的抗拉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中的两层半导电尼龙带的厚度不一致,重叠率为带宽50-56%,内层半导电尼龙带绕包方向为左向,外层半导电尼龙带绕包方向为右向,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防止高压绝缘击穿;绕包方向相反,绕包紧实,不松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多租户弹性文件系统的创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