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查房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4020.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华;唐冰恒;叶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智和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00 | 分类号: | G16H40/00;G06Q10/06;G06F16/23;G06F16/25;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梁志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查房 数据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移动查房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从监控调用服务类别数据中提取出被呼叫调用服务类别属性和呼叫调用服务类别属性后,确定当前移动查房对象的目标关键响应路径,并确定目标关键响应路径所对应的经由路径节点的医疗资源的响应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服务响应软件接口,并根据服务响应软件接口对响应评价指标中的当前查房服务态势信息所对应的查房服务状态接口进行状态反馈控制后,在响应评价指标中更新查房服务态势信息。本发明通过结合被呼叫调用服务类别属性和呼叫调用服务类别属性进行监控调用服务的状态管理可以便于后续针对性地进行监控调用服务的体验优化,减少监控调用服务出现异常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查房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查房服务的广泛使用,为了减少服务调用的浪费,往往需要对移动查房监控终端在执行监控任务过程中的查房服务态势信息进行管理。
传统方案在对监控调用服务的态势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仅对在已完成监控的实际数据文件时的查房服务态势信息进行更新,但是实际上在整个监控调用服务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诸多的被呼叫类别调用服务和呼叫类别调用服务,这部分服务常不会以具体的状态更新形式进行维护,但是发明人研究发现这一部分信息可能会严重影响监控调用服务的运行性能,如果不对其在监控调用服务的态势信息进行更新,那么可能会导致一些监控调用服务出现异常。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查房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结合被呼叫调用服务类别属性和呼叫调用服务类别属性进行监控调用服务的状态管理,,便于后续针对性地进行监控调用服务的体验优化,减少监控调用服务出现异常的概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查房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与移动查房监控终端通信连接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查房监控终端中与当前监控的目标移动查房区域关联的当前移动查房对象,并获取该当前移动查房对象的监控调用服务类别数据;
当所述当前移动查房对象被执行与目标移动查房区域对应的查房监控响应服务对应的查房监控响应时,从所述监控调用服务类别数据中提取目标移动查房区域特征,所述目标移动查房区域特征包括第一监控调用服务类别属性和第二监控调用服务类别属性,所述第一监控调用服务类别属性为所述查房监控响应服务包括的与所述目标移动查房区域对应的查房监控响应组件识别到的被呼叫调用服务类别属性,所述第二监控调用服务类别属性为所述查房监控响应组件识别到的呼叫调用服务类别属性,不同的查房监控响应组件用于响应监控不同的预设查房服务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移动查房区域特征,确定所述当前移动查房对象的目标关键响应路径,并确定所述目标关键响应路径所对应的经由路径节点的医疗资源的响应评价指标以及对应的服务响应软件接口;
根据所述服务响应软件接口,对所述响应评价指标中的当前查房服务态势信息所对应的查房服务状态接口进行状态反馈控制后,在所述响应评价指标中更新所述查房服务态势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从所述监控调用服务类别数据中提取目标移动查房区域特征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查房监控响应组件从所述监控调用服务类别数据中分别获取对应的查房服务对象的各个响应标记部分之间的响应标记互动数据和监控调用服务类别响应策略;
根据获取的查房服务对象的各个响应标记部分之间的响应标记互动数据,分别确定查房服务对象的各个响应标记部分彼此之间的协调响应动态对象;
根据所述监控调用服务类别响应策略,将所述查房服务对象的各个响应标记部分划分为被呼叫类别调用服务集合和呼叫调用服务类别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智和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智和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