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吸气式救生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4156.6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4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利宾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地址: | 467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气 救生圈 | ||
本发明涉及救生圈领域,具体是指自吸气式救生圈,包括气囊和安装在气囊上的自充充气阀,所述气囊采用还原性高的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自充充气阀包括安装体、阀芯、导向管和弹性胶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气囊上,所述导向管安装于安装体上用于连通气囊的内外部,所述阀芯安装于导向管内,所述阀芯底部与导向管的底部啮合,所述弹性胶体位于气囊内部用于稳固阀芯与导向管的配合。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压缩收纳功能,而且能够实现自行自吸式充气功能,避免了借助外部设备充气的时间浪费问题,节省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圈领域,具体是指自吸气式救生圈。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人们水中救援的必备物品,传统的救生圈都是圈套在腰间,救生圈的体积无法压缩,如没有事先带上,水中突发状况容易遇险,危及人生安全。目前出现了一些可压缩收藏的救生圈,然而其充气方式多借助外设备如气泵、气筒等,救援时,其充气浪费时间耽误救援的宝贵时间。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可折叠收纳,又能够自行充气的救生圈,能便于人们随身携带,能在遇险时及时自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自吸气式救生圈。
自吸气式救生圈,包括气囊和安装在气囊上的自充充气阀,所述气囊采用还原性高的弹性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自充充气阀包括安装体、阀芯、导向管和弹性胶体,所述安装体安装于气囊上,所述导向管安装于安装体上用于连通气囊的内外部,所述阀芯安装于导向管内,所述阀芯底部与导向管的底部啮合,所述弹性胶体位于气囊内部用于稳固阀芯与导向管的配合;
压缩后的气囊在弹性材料的作用下进行伸展,自充充气阀充气。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上设有若干充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胶体上设有若干通气孔。
进一步地,制作气囊的弹性材料内设置有弹性钢丝。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外缘设有抓取绳。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的内侧壁设有若干弹性橡胶条。
本发明优点: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压缩收纳功能,而且能够实现自行充气功能,避免了借助外部设备充气的时间浪费问题,节省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效率,不需要人力充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吸气式救生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吸气式救生圈的自充充气阀未充气状态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吸气式救生圈的自充充气阀充气状态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吸气式救生圈的导向管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吸气式救生圈的阀芯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自吸气式救生圈的截面气囊设置弹性钢丝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自吸气式救生圈的截面气囊内侧壁设置弹性橡胶条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气囊;2、自充充气阀;3、抓取绳;4、弹性钢丝;5、弹性橡胶条;201、安装体;202、阀芯;203、导向管;204、弹性胶体;205、充气通道;206、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利宾,未经陈利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体内肝素实时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