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及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4355.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县沂州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C04B7/47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273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熟料 气动 颗粒 分级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冷却机领域,具体涉及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包括冷却腔体、一级热交换装置和二级热交换装置,一级热交换装置包括若干主动辊和固定辊,固定辊内设置有第一通气腔体;二级热交换装置包括卸料单元,卸料单元包括固定板体和转动板体,转动板体包括顶面与固定板体共面而对物料进行支撑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形成卸料缝隙的第二工作位置,固定板体内设置有向外部供气的第二通气腔体;一级热交换装置和二级热交换装置之间形成缓冲冷却区域,一级热交换装置与壳体底部之间形成主冷却区域,两区域独立冷却。本发明中有效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同时本发明中还请求保护一种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的冷却方法,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机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机是水泥烧成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冷却设备,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卧式冷却机,但是现有的卧式冷却机通过局部的逆流换热进行气流和固体的热交换,热交换效率低,使得生产成本难以降低。
鉴于上述现有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及冷却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有效的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中还请求保护一种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的冷却方法,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竖式水泥熟料气动颗粒分级冷却机,包括:
壳体,具有冷却腔体,所述冷却腔体顶部侧壁与回转窑联通,所述冷却腔体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孔,底部设置有出料端;
一级热交换装置,位于所述冷却腔体底部,包括横向并且设置的若干组辊压单元,所述辊压单元包括轴线平行的主动辊和固定辊,所述主动辊相对于所述固定辊转动,所述固定辊内设置有第一通气腔体,所述第一通气腔体通过第一孔位向外部供气,且供气方向朝向所述主动辊和固定辊之间缝隙的斜下方;
二级热交换装置,位于所述一级热交换装置和所述回转窑出料位置高度之间,包括与所述辊压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卸料单元,所述卸料单元包括固定板体和转动板体,所述转动板体包括顶面与所述固定板体共面而对物料进行支撑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相对于所述固定板体转动至形成卸料缝隙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固定板体内设置有第二通气腔体,所述第二通气腔体通过第二孔位向外部供气,且供气方向朝向所述卸料缝隙;
所述一级热交换装置和二级热交换装置之间形成缓冲冷却区域,所述一级热交换装置与所述壳体底部之间形成主冷却区域,所述缓冲冷却区域和主冷却区域分别设置有独立的冷却气体供气端和出气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辊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辊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辊位于所述固定板体下方,所述固定辊位于所述转动板体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位的出气端设置所述固定板体位于卸料缝隙一侧的纵向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体的顶面在远离所述回转窑出口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腔体内还设置有分隔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冷却区域一侧的挡板以及与所述挡板顶部连接且相对所述回转窑出口一侧向外倾斜的引导板,所述分隔结构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形成细粒冷却区,所述细粒冷却区底部与所述主冷却区域联通,顶部与所述二级热交换装置顶部空间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板为筛板结构,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贯通孔位。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部水平向外凸出有延伸腔,所述引导板顶部向所述延伸腔内部延伸,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延伸腔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县沂州水泥有限公司,未经费县沂州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