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转换器的电连接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4392.8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琪;邓敏之;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7 | 分类号: | H01R12/57;H01R12/71;H01R13/02;H01R13/24;H02M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523713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转换器 连接 构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的电连接构造,包含一上盖、一下壳、一设在所述下壳内的电源转换模块;其中,所述上盖设有二支以上的接电插销和分别电连接所述接电插销的电接触弹片,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一电路板上设有两电源输入端,所述两电源输入端上以表面黏着方式分别设有一接电贴片;当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相对结合时,所述电接触弹片将对应接触所述电路板上的接电贴片;由于所述接电贴片是以表面黏着方式贴合在所述电路板的电源输入端上,因此不仅电连接状态确实,且制程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的电连接构造,特别是指一种利用表面黏着方式贴合以提升装配效率的贴片式接电构造。
背景技术
大部分的携带式电子产品都使用直流电作为工作电源,这些电子产品一般内建电池,可采用电源转换器(充电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进行充电,因此电源转换器也成为携带式电子产品的标准配备。
由于电源转换器是以插头插接到交流电插座以取得电源,其意味着插头的形式必须和交流电插座的规格匹配,如我国与各大洲多数国家采用的电源插座规格皆不相同,换言之,想在各个国家使用电源转换器将交流电源转换成所需的直流电源,在插头的形式上必须和该国的电源插座匹配。在此状况下,电源转换器的制造商必须面对配备不同形式插头的需求,然而对于制造商而言,电源转换器的基本组成相同,不同处只在插头形式,为配合此项特性,在电源转换器的装配上有了特殊的设计。
如图5、图6所示是一种已知的电源转换器,包含一下壳70、一设在所述下壳70内的电源转换模块80、一和所述下壳70相对结合的上盖90;其中,所述下壳70具有一内部空间供容置所述电源转换模块80,且所述下壳70具有一开口,以便在所述开口处和所述下壳70相对结合;所述电源转换模块80具有一电路板81,所述电路板81上设置一交流对直流转换电路,所述交流对直流转换电路具有两电源输入端(图中未示),所述电路板81在两电源输入端处分别形成一导通孔810,所述导通孔810内穿设有一导电柱82,所述导电柱82为一螺柱形式,其一端以一螺帽83锁紧,使所述导电柱82固定在所述电路板81上,并和所述电源输入端构成电性连接。
所述上盖90表面形成有一突出的插头部91,所述插头部91上设有二支以上的接电插销92,所述接电插销92可为不同形状和/或不同的排列方式,以分别构成不同规格的插头。所述两接电插销92一端分别穿出所述上盖90的底面且分别和一电接触弹片93电连接,所述电接触弹片9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盖90内面,另端则经弯折以构成一接触部930,所述接触部930对应于下壳70内所设的两导电柱82。
当所述上盖90和所述下壳70相对卡合时,所述上盖90内侧的电接触弹片93将以其另端的接触部930与所述下壳70内设电路板81上的导电柱82电接触,当所述上盖90的接电插销92插上匹配的电源插座以输入电源时,电源将通过所述电接触弹片93、导电柱82进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80的电源输入端。
利用上述组合式设计,制造商可以分别制作各种不同插头规格的上盖90来匹配单一规格的下壳70、电源转换模块80,借此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不同规格电源转换器的库存压力。即使如此,所述上盖90和电源转换模块80间的电连接构造仍有可待检讨改进之处。
如上所述,所述上盖90是通过其电接触弹片93对应接触所述电路板81上的导电柱82以输入电源,然而导电柱82是以人工方式插件安装至所述电路板81上,并须进一步利用螺帽83锁紧,才能确保所述导电柱82固定在所述电路板81上,其作业方式明显不具效率,且导电柱82是通过电路板81上的导通孔810和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其电连接状态也未尽确实,因而有进一步检讨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的电连接构造,主要在电源转换器的上盖和下壳间以弹片配合贴片式电连接构造以实现电源传输,有效解决传统电源转换器采用导电柱所衍生作业不便、电连接状态不确实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手段在于,使所述电源转换器的电连接构造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角度磨床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氧化铁黑颜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