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4404.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8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军锋 |
主分类号: | B24B19/08 | 分类号: | B24B19/08;B24B9/04;B24B41/00;B24B41/02;B24B27/00;B24B55/02;B24B47/04;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棒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棒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架板、支撑底板、操作控制屏、入料控制机构、固定机构和储料舱等;入料控制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本发明达到了对制作完成后的六棱柱型棒料进行及时棱边打磨处理,代替人工操作,能够对六棱柱型棒料进行快速翻转,在短时间内将六棱柱型棒料的六条棱边全部打磨完成,进而使六棱柱型棒料在大批量生产后能够快速进行码放,节省空间,同时使六棱柱型棒料六个侧面紧密贴合,提升码放后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棒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棒料是针对于板材和其他型材而言,就是有一定长度的圆形或多边形长棍形状的材料。现有的一种六棱柱型棒料在制作成型后易在棱边位置形成凸起及毛刺等不规则的多余部分,在堆放时难以使六棱柱型棒料的六个侧面相互紧密贴合,六棱柱型棒料之间易形成间隙,在堆放后整体结构不够稳定,易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并且通过人工对六棱柱型棒料的棱边位置进行打磨时需要将六棱柱型棒料进行多次翻转,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并且不能及时对六棱柱型棒料棱边进行打磨,从而使六棱柱型棒料不能有效堆放,占用大量空间,同时长时间放置冷却后凸起及毛刺等多余部分与六棱柱型棒料结合更为紧密,打磨难度增加,进而导致生产质量极大地下降。
结合上述问题,亟需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一种六棱柱型棒料在制作成型后易在棱边位置形成凸起及毛刺等不规则的多余部分,在堆放时难以使六棱柱型棒料的六个侧面相互紧密贴合,六棱柱型棒料之间易形成间隙,在堆放后整体结构不够稳定,易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并且通过人工对六棱柱型棒料的棱边位置进行打磨时需要将六棱柱型棒料进行多次翻转,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并且不能及时对六棱柱型棒料棱边进行打磨,从而使六棱柱型棒料不能有效堆放,占用大量空间,同时长时间放置冷却后凸起及毛刺等多余部分与六棱柱型棒料结合更为紧密,打磨难度增加,进而导致生产质量极大地下降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棒料加工装置,包括有工作架板、支撑底板、操作控制屏、入料控制机构、固定机构、打磨机构和储料舱;工作架板与支撑底板进行焊接;工作架板通过支撑座与操作控制屏相连接;工作架板与入料控制机构相连接;工作架板与固定机构相连接;工作架板与打磨机构相连接;支撑底板上方依次设置有入料控制机构,固定机构和储料舱;入料控制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入料控制机构包括有步进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传送带、第四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一联接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平齿轮、第五传动轮、第三平齿轮和第六传动轮;步进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通过支撑座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传送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和第一平齿轮均与第一联接板相连接;第一联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一平齿轮下方侧面设置有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上方侧面设置有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轴心通过传动杆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步进电机与支撑底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三传动轮与工作架板相连接;传送带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支撑底板相连接;第二平齿轮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五传动轮与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三平齿轮与工作架板相连接;第六传动轮与固定机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军锋,未经程军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4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支撑装置及模板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