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进行导电电缆分层回收利用的加工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4421.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覃高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润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5/00 | 分类号: | H01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导电 电缆 分层 回收 利用 加工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进行导电电缆分层回收利用的加工处理设备,包括电缆回收机,所述电缆回收机内右侧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收集腔内的收集筒,所述收集筒能将导电电缆卷绕进行加工,本发明通过将回收后的电缆先进行集中回收,再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将废弃的电缆进行卷绕在收集腔内,然后进行废弃电缆外表层绝缘皮的切开并回收处理,并将剥离后的电缆上的铝箔层进行切开并进行回收处理,最后将处理所得的铜芯进行截断并进行进一步破碎加工,便于铜芯的再一次回收利用,进而避免人工进行电缆回收时难以进行剥皮回收,并且会破坏回收时的铝箔以及难以进行破层处理,省时省力,高效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进行导电电缆分层回收利用的加工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缆回收处理领域,通常时直接将电缆进行绞碎,并将铜芯直接回收利用,不能很好的对废弃的电缆进行分层并逐级剥离电缆内部的保护层和绝缘层,并且剥离铜芯外层时通过人工会比较费时费力,也不能很好的将电缆表层剥离干净,会存在处理时绝缘层出现断裂和粘在铜芯表面难以通过手工剥离下来,并且通过手工剥离废弃的电缆会费时费力,不能高效的回收电缆。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废弃电缆进行回收时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剥离外表层和绝缘层,但难以进行手工剥离,普通的电缆回收机只能将铜芯绞碎处理,不能将电缆外层进行回收利用,回收效率不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能进行导电电缆分层回收利用的加工处理设备,本例的一种能进行导电电缆分层回收利用的加工处理设备,包括电缆回收机,所述电缆回收机内右侧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内设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转动设于所述收集腔内的收集筒,所述收集筒能将导电电缆卷绕进行加工,所述收集腔上侧转动设有导轮,所述导轮能进行电缆的导入,所述收集腔左侧连通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右侧连通设有上下对称的摩擦轮腔,所述摩擦轮腔内转动设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通过摩擦力能使电缆进行移动,所述处理腔上侧设有左右对称的切断弹簧腔,所述切断弹簧腔内上侧固定设有弹簧电磁铁,所述切断弹簧腔内下侧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切断刀具,所述切断刀具能将电缆进行破层处理,所述切断刀具与所述弹簧电磁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处理腔下侧连通设有绝缘层收集腔,所述处理腔内下侧固定设有抵挡块,所述抵挡块能使破开的电缆外表层进入绝缘层收集腔内,所述绝缘层收集腔左侧设有铝箔处理装置,所述铝箔处理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层收集腔左侧的夹紧腔,所述夹紧腔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内设有与所述处理腔连通的夹具腔,所述夹具腔内设有前后对称且能前后移动的夹具,所述夹具能将破层后的铝箔进行夹紧,所述夹紧腔下侧连通设有卷绕腔,所述卷绕腔右壁内设有移动弹簧腔,所述移动弹簧腔内设有能够左右移动的移动拉绳,所述移动拉绳左端固定连接有能左右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移动弹簧腔右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弹簧,所述卷绕腔内转动设有卷绕筒,所述卷绕筒外圆面固定设有粘贴条,所述粘贴条能与铝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处理腔左侧连通设有切断腔,所述切断腔内设有切断装置,所述切断装置能将需要回收的铜芯进行回收处理。
可优选地,所述收集腔内左端设有贯穿于所述收集腔前后壁的转筒轴,所述转筒轴外圆面与所述收集筒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收集腔前侧设有主动同步带腔,所述转筒轴前端延伸至所述主动同步带腔内固定设有转筒同步带轮,所述主动同步带腔前壁内固定设有正对所述转筒轴轴心的动力电机并动力连接。
可优选地,所述主动同步带腔后侧设有摩擦轴同步带腔,所述摩擦轴同步带腔内转动设有上下对称的摩擦轴同步带轮,所述摩擦轴同步带轮之间饶有摩擦轴同步带,下侧所述摩擦轴同步带轮与所述转筒同步带轮动力连接,上侧所述摩擦轴同步带轮与下侧所述摩擦轮动力连接,所述摩擦轮腔后侧后侧设有直齿轮腔,所述直齿轮腔内转动设有上下对称的直齿轮并啮合,下侧所述直齿轮与下侧所述摩擦轮动力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润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嵊州润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氧化铁黑颜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标靶、四轮定位系统及四轮定位方法